“书信”别称
解释说明
探究发现
素书
写在白色绢上的书信
书信的别称与书写材质有关
鸿雁
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常见于诗中,如:“①?。”(王湾《次北固山下》)
书信的别称与传递书信的信使有关
青鸟
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传信使者。诗中也有引用,如:“②,。”(李商隐《无题》)
每年新旧交替的除夕时,我们不由想起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诗句“①,” , 生发出新事物必将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取代之的哲理思考。但当疫灾肆虐时,医护员满怀②“,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逆行驰援如同片片落红,义无反顾奉献自己,“③,④”,去护佑患者的生命之花。因为他们,我们共克时艰,绝不颓废落伍,“⑤,病树前头万木春”,坚信严冬去必春暖花开。
最美不如初相遇。“忽如一夜春风来, ①” ,这是岑参在塞外遇见的奇丽雪景。“②, 风正一帆悬”,这是王湾在北固山下遇见的壮观江景。“③,并怡然自乐”,这是武陵人误入桃花源,遇见的老幼同乐、幸福和谐的美好场景。“萧鼓追随春社近,④” ,这是陆游出游农家遇见的古朴风俗的生动画卷。“⑤,”,这是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与中秋圆月相遇时,发出的对亲友的思念与祝福。虽然前路障碍重重,但李白还是在黑暗的现实中,遇见了“理想之光”,在《行路难》中唱出了满怀信心的强音:“⑥,”。茫茫诗海中,与你邂逅,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流淌着数不清的正能量。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 , ”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 , ”书写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李商隐的《无题》中“ , ”表现出了诗人燃烧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 , ”映照出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 ”写出了诗人处境凄凉却只考虑国家安危的报国情怀。
秋夜,màn ____步西湖边, bǐng____息敛声,听到秋虫鸣唱,令人产生wēi____妙的陶然欲醉感;极目远眺,看见浩 hàn ____的湖面如巨大平镜,倒映着绝美月色。大美西湖,风景秀丽,徜徉其中,尘心渐息。这里有“①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皎洁空灵之美,有____,嘤嘤成韵”的天籁和谐之美,有“③____”的芳草浙次绚烂之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也有“④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的凌霜傲雪之美。
màn 步 bǐng息敛声 wēi妙浩 hàn 。
(一)
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点评: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粼粼①____江中,诗人在行船中借月抒发对故国故人的恋恋不舍。
(二)
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点评:萧sè②____的景物折射出暮秋傍晚时分的枯索,诗人在羁旅中生发了离乡背井的凄凉心境。
(三)
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点评:A.____。
(四)
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点评:登城远望,边城夜色凄神寒骨,诗人沉浸其中,感kǎi③____无限。
(五)
日月之行,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点评:B ____。
(六)
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点评:初阳生于夜色,新春生于寒冬,在能量贮④____蓄中,诗人领悟到光辉终将抹去黑暗,温暖足以消弭严寒的积极心态。
①诗句:
②诗句:
一位六十多岁的著名学者在博客中宣称,计划在五至八年内完成36 卷的《中华史》系列丛书,他这种“① , ”(曹操《龟虽寿》)的雄心壮志令人感动。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不畏艰难,勇于追求,才能“② , ”(李白《行路难》),让青春绽放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