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①[垩]:è,石灰(一说白色的土)。②[慢]:同“墁”,玷污。

(1)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

谓从者曰

②尝试寡人为之

(2) 庄子给随从的人讲匠人用斧子削去别人鼻尖上的白垩的故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

【甲】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黄牛滩

郦道元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注释:①:弯曲,绕弯。②信宿:连宿两夜,两个晚上。

【丙】上三峡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幕,不觉鬓成丝。

注:此诗当为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自三峡入蜀时所作。

【丁】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此诗题一作“下江陵”。

(1) 【释词解义】请运用表中提供的方法,理解词义。

    方法

阐述

释义

课内迁移法

根据学过的释义进行迁移。

江水又

成语关联法

成语中保留了丰富的文言字词和文言语法现象,可以进行参照。

"负刀牵牛"和“负薪救火”的“负”意思一样,解释为: 

分析比较法

将学过的同一个词进行比较,可以更准确地区分词义。

沿溯阻

多生怪柏

(2) 【达意悟情】“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请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鉴赏笔记。鉴赏笔记一:出色的景物描写

原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正面描写,视角上运用远视,突出三峡山的的特点。

原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此句的译文是:

视角上运用,突出三峡山的高峻的特点。

鉴赏笔记二:丰富的扩展补充

原句: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此句的译文是:

此句引用民谣,突出了三峡水的的特点。

原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此处引用了渔歌,其作用是:

 鉴赏笔记三:深远的持续影响力

    郦道元对三峡的描绘在李白的诗歌里有过多次印证,比如“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就与《早发白帝城》中这两句相类似,《上三峡》里“巫山夹青天”一句,也用“”一词充分彰显了三峡山的高耸特点。

    此外,李白还在黄牛滩民谣的基础上“旧瓶装新酒”,在他的《上三峡》诗末慨叹“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这与同是在三峡行船时创作的《早发白帝城》有巨大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来自于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情感上的重大不同: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