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藏铁路通过的”千年冻土”区,在路基两旁有一排碗口粗细的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如图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汽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他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 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填序号)

①停止”制冷”②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

【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