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病

要明天就请陈莲河。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服它。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匾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选自《朝花夕拾》)

(1) 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除了《父亲的病》之外,你还读过哪些篇目,请写出篇目名以及其中的主要人物。

篇目名:《》 主要人物:

(2) 陈莲河在给“父亲”治病过程中用了哪些药和药引?
(3) “败鼓皮丸”能“治病”的原因是什么?最终这副药起作用了吗?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4) 选文中画线语句揭示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考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完成下列小题。
(1) 读名著,制书签。书签正面,人物肖像。分别结合相应的文字写出人物姓名。

孙悟空             ⑴        ⑵       ⑶

(一)悟空道:“我保唐僧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他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教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

(选自《西游记》)

(二)(1)懂得实际生活,所以他要修建房屋,积蓄财产,跟主人和其他有权有势的人融洽相处;养育了一群孩子,有一个对他服服帖帖、团结一心的家庭;对波卢特金先生其人看得一清二楚;话语不多,笑颜常开,而心里颇有主意……

(选自《猎人笔记》))

(三)(2)进舱,即取一百银子,付给渔翁。……(2)还礼道:“小姐得此至宝,何不敬献国主?或可沾沐殊恩稍助母亲。何必拘拘以图报为念。况老夫非望报之人。”

(选自《镜花缘》)

(四)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3)箝口不言,曰:“……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

(选自《西游记》)

(2) 书签背面,任选上述人物中的一个,从人物品质出发,写一句话评价,并结合上述材料或整本书内容陈述评价理由。

示例:

人物:孙悟空——忠诚于人、忠诚于事,是他的人格魅力。

评价理由:当得知师傅有难,被赶走的孙悟空不计前嫌,毅然前去营救,可见他对师傅的忠诚,对取经之事的忠诚。

选择人物: 评价:

评价理由: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