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

臭氧层空洞竟然是“凶手”

冯伟民

①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显生宙五次生物大灭绝中规模和影响最大、最为惨烈的灭绝事件。历时近3亿年的古生代生态体系遭遇了根本性的颠覆,约81%的海洋物种和89%的陆地物种灭绝了。其中,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其他动植物绝大多数也退出了演化历史舞台。

②对于此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研究者大多指向西伯利亚大规模火山喷发这个“凶手”。 但在过往研究中,科学家对于海洋生物灭绝探讨较多,而对于陆地生物灭绝的原因及证据研究却比较少。

③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发现,臭氧层的破坏使紫外线辐射增强,成为导致二叠纪末陆地生物大灭绝的“凶手”。

④臭氧层是23亿年前第一次大氧化事件的产物。 当地球从无氧环境变为有氧环境,伴随着大气中的氧气不断增多,氧气与紫外线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臭氧层。 作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层吸收了对生命有害的太阳紫外线,免除了对生物来说最重要的DNA的破坏。 因此,臭氧层就像是保护地球生物的重要“宇航服”,其分量虽极少,只占大气总量的百万分之一,却不多不少,正好适宜生物生存。

⑤臭氧层形成这种微妙平衡的过程,可以说是近乎奇迹。但是,如果臭氧层出现空洞或稀薄,将使地球生命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⑥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总会激发自身的潜力,演化出一些调控机制,以减少环境巨变对自身带来的伤害。例如,科学家发现在植物的孢子和花粉的外壁中含有大量香豆酸和阿魏酸化合物,其功能与防晒霜十分相似 植物体的生殖细胞就利用这些化合物,通过形成共振稳定的酚自由基,抵抗紫外线引起的氧化作用,从而保护脆弱的孢子和花粉,保障陆生植物的传播和繁衍。

⑦专家通过分析我国西藏南部陆相二叠—三叠纪过渡剖面中的一些畸形孢子和花粉,推测出这些畸形孢子和花粉,是由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喷出的卤族元素造成全球臭氧层破坏,诱发紫外线辐射增加引起的。

⑧另外,植物体为了抵御紫外线对叶肉细胞的破坏,还会在其叶片中大量合成叶黄素、香豆酸和阿魏酸等,这就势必相应减少了叶绿素的合成,从而降低植物体光合作用,减弱植物体对于温室气体吸收能力,最终加重二叠纪末期火山喷发引起的全球温室气体。

⑨同时,叶肉中的叶黄素、香豆酸和阿魏酸等化合物的营养价值较低,大大影响了食草动物以及昆虫的消化,所以紫外线辐射的增加,间接影响了陆地食物链,这可能是导致二叠纪末陆地食草动物,以及昆虫大灭绝的重要原因。

⑩今天的地球,臭氧层的状态同样令人揪心。 就在20世纪下半叶,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不断扩大,曾经一度达到了2500万平方公里。 其罪魁祸首就是人类制造的氟利昂。 不过,最近几年在全球人类的共同努力下,减少了氟利昂的排放,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正在慢慢愈合。

⑪但研究者发现,在北极的上空又出现了一个面积相当于澳大利亚的巨大臭氧层空洞。 而北极出现臭氧层空洞所引发的问题更加危险,因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口都生活在北半球。

⑫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人类和自然等因素。 当我们审视地球历史上臭氧层破坏造成生物数次大灭绝的教训时,就应认识到,人类对于臭氧层的保护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侥幸,否则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生态灾难。              

(选自《科普时报》2023 年2月 17 日,有删改)

(1)  我国科研人员是通过研究发现二叠纪末陆地生物大灭绝的“凶手”的。
(2) ☆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作用。

①历时近3亿年的古生代生态体系遭遇了根本性的颠覆,约81%的海洋物种和89%的陆地物种灭绝了。

②科学家发现在植物的孢子和花粉的外壁中含有大量香豆酸和阿魏酸化合物,其功能与防晒霜十分相似

(3) 小语同学觉得第⑩⑪⑫段的顺序调整为⑫⑪⑩也是可以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吗?简述理由。
(4)  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本文,完成相关任务。

无控制地使用化肥和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氮氧化物,排入大气会破坏臭氧层;人们大量生产氟利昂,用作制冷剂、除臭剂、头发喷雾剂等。氟利昂一经释放,就会慢慢上升到臭氧层顶部,破坏臭氧层。                           

(根据网络相关资料改编)

①有人说,研究几亿年前生物大灭绝对今天的生活没有什么价值。  请谈谈你对这种看法的评价。

②班级举办“低碳生活,保护臭氧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请你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的方式,写一段演讲稿的开头。

【考点】
材料探究; 语言得体; 语言简明; 事理性说明文;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列数字; 作比较;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