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声音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一般情况下,
。室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m/s。真空中
传声。
【考点】
声音传播的条件;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对联中所说的三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的速度相比
(选填“风声最快”、“雨声最快”、“读书声最快”或“一样快)。
填空题
容易
1. 科学家用超声波探测海洋某处的深度,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米/秒,如果在海面处发出超声波4秒钟后收到从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是
。
填空题
普通
2. 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但是声呐系统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请说出一种你知道或者你设想的太空测距仪器或方法:
。
填空题
普通
1.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铃声又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B.
实验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C.
听不见铃声,是由于玻璃罩反射了声波
D.
听到铃声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单选题
普通
2. 老师在教室里游课,听不到回声,原因是 ( )
A.
教室的窗户开着,不存在回声
B.
教室的墙壁把声音全部吸收了
C.
老师发出的声音被同学们的衣服全部吸收了
D.
回声比较弱,而且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出来
单选题
容易
3. 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系列科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宇航员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
B.
透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C.
能够与地面课堂实时交流,是利用超声波进行通信
D.
宇航员推墙壁使自己后退,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单选题
普通
1. 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部分)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使用说明书:
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伯号采集器。
②复位后用棒糙敲打钢铃,声音被甲、乙接收。
③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ms=0.001s. )
(1)
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ms。
(2)
小明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增大铜铃到甲的距离,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小明想验证“声速与气体温度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温度的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答题
普通
2. 位于海面下几十米深处的“南海一号”商船被打捞浮出海面,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又一突破,“南海一号”商船长约 30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如图所示。很早以前,我国考古队员就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一种装置安装在船上,用它发出的超声波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细致的探测。
(1)
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如果探测装置发出的信号后,从发出到遇到沉船,再到接受返回信号所花时间是0.02s,则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
(2)
该装置能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
解答题
普通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温度有关,如图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
(1)
当温度为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
(2)
当飞机在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会有很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超音速试验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条件下,在
环境试飞更容易成功。
填空题
普通
1. 事物总是在变与不变中相统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压改变时,空气的密度一定不变
B.
温度改变时,玻璃的导电性会发生变化
C.
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一定不变
D.
介质改变时,声的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单选题
普通
2. 下列四幅图片都来自于课本,对它们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甲图实验中随着瓶内空气被抽出,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
B.
乙图可以表示四冲程汽油机中的压缩冲程
C.
丙图实验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产生条件
D.
丁图可以表示至今所建造的核电站里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