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为不断扩大“一带一路”的国际感召力,努力塑造可信、可敬的中国形象,八(1)班拟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活动,小语同学选取了以下内容参与演讲。

【片段一】

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

【片段二】

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很好的骑手,这一半因为他是一个不吸烟者和节欲者。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

(1) 小语同学选择的内容出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2) 小语选择的两个片段描述了哪些人物?你最欣赏哪一位?请阐述理由。
(3) 通过小语的讲述,你认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品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祖国?
【考点】
作家作品; 作品的人物形象; 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红星照耀中国》;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任务。
(1) 根据你对下列名著的理解,选出错误的一项( ) A.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B. 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 C. 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16岁时到舅舅家上学,爱上表妹,17岁闹饥荒时带领饥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贺龙仇视有钱人,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D.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地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中的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2) 阅读材料,填写相关信息。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本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他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3) 《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 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