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

【生活现象】①一只略有凹陷的乒乓球放进一杯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恢复球形;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小明对上述现象非常感兴趣,于是想探索其中奥秘。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建立猜想】

猜想一: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温度有关;

猜想二: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体积有关。

(1) 小明作出猜想一是基于生活现象(填“①”或“②”)。
(2) 【获取证据】

小明为了验证猜想二,他找来一个注射器和一个气压传感器,在注射器里密封了30mL空气(不计注射器活塞重力和摩擦,大气压强p=1.0×105Pa),并与传感器密封连接,接上数据采集器,如图所示,然后缓缓推动活塞,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体积(mL)

30

25

20

15

10

压强(×105Pa)

1

1.2

1.5

2.0

3.0

【得出结论】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 【交流评价】实验中如果小明快速推动活塞,传感器的读数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理由是
【考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
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
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
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
伽利略、霍布斯
(1) 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 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 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 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 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