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①
[唐]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释】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居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事”之意。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注:①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①
【唐】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② , 为拂绿琴③埃。
【注】①苗发、司空曙:俱为李益的诗友。②幌(huǎng):幔帐,窗帘。③绿琴;泛指三。暗用俞伯牙、钟于期的故事。
诗句
艺术手法
环境氛围
情感
颈联
以动衬静
深沉的孤寂
尾联
苏堤清明即事
【南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题《云山图》二首
沈周①
(一) (二)
看云疑是青山动, 侵晓溪山半是云,
谁道云忙山自闲。 草堂亦许白云分。
我看云山亦忘我, 故人到此云相接,
闲来洗砚写云山。 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释】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