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王子猷居山阴 ,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 ,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 , 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 ,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皎然:明亮洁白的样子。③《招隐》:左思写的表达隐居乐趣的诗歌。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⑤剡(shàn):今浙江嵊州市。⑥就:拜访、访问。⑦经宿:一整夜。③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念:竹柏影也   盖:

③经宿方       至:④人问其     故: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3) 【甲】文中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 【甲】【乙】两文都写了月色、月夜,描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考点】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正面描写;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武昌九曲亭记(节选)

苏 辙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将西山       适:到……去 B. 茂木           荫:树荫 C. 相与营之       相与:一同 D. 而西山之始具   胜:优美的景色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B.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C.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D.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间羊肠小道的两侧都是松树、柏树,行人们都会在一块稍微平坦的地方休息。 B. 在这小块平地上,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山间的各种景物、风云变幻。 C. 废弃的亭子就在这块平地上,但遗址狭窄,不能让所有的客人在这里摆开酒席。 D. 亭子旁边有许多长得很粗壮的古树,子瞻对这些古树一直没有什么好感。
文言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