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涉世家》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①颐②!涉之为王沈沈者③。”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④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①伙:秦汉时楚地方言,表示众多的意思。②颐:同“矣”。③沈沈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④颛:独一,专擅。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辍耕之垄上

②陈胜佐之

③陈胜王凡六月

④之陈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3) 【甲】文中,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
(4) 【甲】文中陈涉说“苟富贵,无相忘”,由【乙】文中的“”可知,他成为陈王后履行了这一诺言。
(5) 对比【甲】【乙】两段文字,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3. 文言文阅读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死,死国可乎(同样) B. 闻无罪(有时) C. 为天下(同“倡”,倡导、发起) D. 楚人之(哀怜,怜悯)
(2)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出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传记文学有深远影响。 B.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运用夸张,形象地表现了陈胜的雄心壮志和反抗命运的决心。 C. “置书鱼腹”“狐鸣而呼”是陈胜、吴广听取卜者建议后,借鬼神威众,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D. 选文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塑造了陈胜这一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天下苦秦久矣。

(4) 第二段中为什么“陈胜、吴广喜”?请说说你的理解。
(5) 文章第二段对陈胜的刻画主要表现了陈胜怎样的才能?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