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两首辛弃疾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②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作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②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1) 下面对两首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乡子》的上阕,词人一问“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问“多少事”,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B. 《南乡子》的下阕,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表达渴望收复山河、为国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C. 《清平乐》的上阕,开头两句写室内所见,后两句写耳中所闻。“自语”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窗纸的声音描摹出来萧瑟破败之状跃然纸上。 D. 《清平乐》的下阕,“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写词人因念念不忘恢复中原而彻夜未眠,眼前现实使他益思奋勉,不坠壮志。
(2) 两首词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但在艺术风格上却表现为一豪放一婉约。试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考点】
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忧国伤时;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诗歌鉴赏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1. 诗歌鉴赏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臣,

贾生才调更无

可怜夜半前席,

不问生问鬼神。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中的“贾生”即贾谊,西汉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后被贬到长沙。 B. 第一、二句叙述贾谊被贬后,过了几年汉文帝又把他召回长安,在宣室里接见了他。 C. 第三句的“夜半虚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D. 第四句说明了汉文帝郑重求贤、虚心垂询的原因,他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只是为了“问鬼神”,令人扼腕叹息,也侧面烘托出贾谊青年才俊、意气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诗人对他的倾慕之情。
(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B. 此诗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C.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对文帝求贤的歌颂。 D.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耐人寻味,仿佛给汉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
(3) 本诗与《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诗中“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