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著阅读 
(1) 请用《西游记》中的知识填人名,补足下面的歇后语。

( )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 )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不肯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为救师傅,请求南海观音用五彩宝莲台和金箍收服了红孩儿。 B. 《西游记》作者借助编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思想。 C. 《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二郎真君。 D. 《西游记》中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3) 有人认为,《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更像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你能说说从猪八戒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吗?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经典情节; 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西游记》;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名著阅读。
      行者道:“我当时问着乡人说,这山扇息火,只收得一年五谷,便又火发!”如何治得除根?”罗刹道:“要是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行者闻言,执扇子,使尽筋力。望山头连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果然是宝贝:有火处下雨,无火处天晴。他师徒们立在这无火处,不遭雨湿。坐了一夜,次早才收拾马匹行李,把扇子还了罗刹,又道:“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你将扇子回山,再休生事。看你得了人身,饶你去罢!”那罗刹接了扇子。念个咒语,捏做个杏叶儿,噙在口里,拜谢了众圣,隐姓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罗刹、土地俱感激谢恩,随后相送。行者、八戒、沙僧,保着三藏遂此前进,真个是身体清凉,足下滋润。诚所谓:坎离既济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毕竟不知几年才回东土,且听下回分解。

(1) 以上文段写的是《西游记》中                         的故事情节,全书塑造了孙悟空                        的勇者形象。

(2)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3)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讽刺作家                。作品中有一个国度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马是理性的载体。这个国度是              国。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