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物
1号管
2号管
3 号管
pH 值6. 8的缓冲溶液
4 毫升
4毫升
1%淀粉溶液
x 毫升
2 毫升
——
1%蔗糖溶液
----
新鲜的稀释唾液
1 毫升
新鲜的煮沸唾液
将各管混匀, 37℃水浴10分钟
班氏试剂
2毫升
将各管混匀, 沸水浴10分钟, 观察现象
设计实验如下:取试管4支,编号,按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3滴碘液,观察其颜色变化。
编号
0.25%淀粉溶液(mL)
蒸馏水
(mL)
0.9%NaCl
溶液 (mL)
0.9%CuSO4溶液(mL)
唾液溶液(mL)
加入3滴碘液后现象
1
3
—
变蓝色
2
一
不变蓝
4
1)实验目的:探究唾液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2)实验原理: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淀粉可被分解为。碘液能使淀粉变蓝色,不能使麦芽糖变色。
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4)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组别
A
B
C
步骤
2毫升1%淀粉溶液
2毫升唾液
2毫升蒸馏水
1毫升5%盐酸溶液+2毫升唾液
37℃水浴加热5~10分钟
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
现象
变蓝
结论
A中淀粉发生了水解,说明唾液对淀粉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且需要适宜的环境
5)实验分析
①试管B中加入蒸馏水而不加唾液的原因是与其他试管形成,是空白组。
②试管C中加入1毫升5%盐酸溶液是为了创造不同的环境,探究唾液淀粉酶的适宜条件。
③实验中温度控制在37℃是因为其他条件相同时,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观察和解剖玉米种子
显微镜
观察胚乳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增加酶的活性
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
酒精
溶解叶绿素
D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形态
玉米淀粉
人工合成淀粉
能量转化效率
2%
7%
生产条件与方式
阳光、灌溉、施肥施药、收割
全天候车间生产
生产周期
4-6个月
1-2天
占地面积
5亩地
1米3反应器
阶段1:从x能→电能→氢能→甲醇;
阶段2:以甲醇为原料通过“C1→Cy→C6→淀粉”的策略,多步酶催化合成淀粉。
据图分析,在阶段1中,x能为能,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为;在阶段2中,Cy为甘油酮(C3H6O3),则y的值为(填写数字)。
据表分析,该技术相较于传统农业,在解决粮食危机问题上的优势是。(写出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