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下面是为书中革命人物制作的卡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叶嘉莹先生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感叹道:“没想到共产党这么了不起……共产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请根据书中内容,分析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的必然原因。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综合评价; 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红星照耀中国》;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你看A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A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选自《西游记》)

在国民革命时期,B 在湖南省国民党内很活跃,但他同情共产党。他公开向他的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清党”之后,便成为一个被注意的人物,他的行动不得不秘密起来,又因为他与共产党没有联系,他就不得不自找寻他自己的天地。“我要做一个共产党员,”他很愁恻地告诉我,“但没有人来叫我加入,我已经五十岁了,我断定共产党必定认为我太老了。”但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躲匿的地方找他,请他入党。他大乐起来,他告诉我说,当时他想到在建立新世界的工作中还有一点用场,不禁哭起来。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当他恳求别人带他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C的人生也一举进入高潮:C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不知道是悲从中来的发泄,还是灵光乍现的奋力一搏,C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他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几个商人得知原委,答应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让C纳监进场。C道: “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C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C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几个商人帮助C捐了个监生。

(选自《儒林外史》)

(1) 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名著中的三个人物,请在横线上填写出人名,甲文段中的“A”是,乙文段中的“B”是, 丙文段中的“C”是
(2)  同样是哭,不同的情境往往传达的情绪也不尽相同。请你从上面材料写到的A、B、C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下边的句式写一段话。要求:请写出一个与哭相关的的故事情节,并用一两个词写出哭所传达的情绪。
名著导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1) 名著推广活动中,一位同学为下面四部名著设计了演讲主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拥有和自己斗争的勇气,才能登上艺术的顶峰。 B. 《简·爱》:你总要熬过一些苦难,方能尘埃落定,静待花开。 C. 《红星照耀中国》:你的热爱有多浓烈,你的祖国就有多美丽。 D. 《海底两万里》:即使是普通的冒险,也伴随着对科学的关注。
(2) 结合《儒林外史》整本书来看,下面哪项最可能是吴敬梓写这段文字的用意?(    )

   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绿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A. 王冕觉得画荷有趣,认为他一定可以学会,后来果然全县闻名。作者这是在告诉读者:兴趣和决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B. “浓云”“黑云”散去,日光“照耀得满湖通红”,这是时代背景的折射。作者把这段文字放在第一回,意在暗示士人的春天已经到来。 C. 作者写王冕赏荷的际遇,是想把王冕塑造成画家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引出下文时知县索画等情节,从而在对比中表现时知县等人的心机。 D. 荷即莲,出淤泥而不染,作者细写荷的情状和王冕对荷的喜爱,且把它放在第一回,是想通过王冕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树立不慕荣利的士人楷模。
(3) 下面是网上流传的关于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戏说”。请针对《西游记》《水浒传》的“戏说”,写一段评论性文字,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三国:学的是韬略,

西游:学的是皈依

红楼:学的是叛逆,

水浒:学的是造反。

【注释】①皈依:原指佛教徒的入教仪式,后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