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摘抄

①人而无信,不知共可也。(《论语·为政》)

②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德公二十五年》)

③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兼持诚实,恪守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七条)

【材料二】对话

小强:你怎么能偷瞄别人的试卷呢?

小明:现在学习竞争压力山大,一道选择题可能就会让我的名次落后几十位;有偷瞄机会的话我还是不会放过的,但我会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诚信底线。

【材料三】漫画(见下侧)

(1) 班级准备举办“诚信”演讲,请你根据【材料一】,列出你演讲的一个观点。(不超过15字)
(2) 读【材料二】的对话,你赞同小明的说法吗?请阐明理由。
(3) 仔细观察【材料三】漫画,请说说该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
【考点】
漫画释义; 材料探究; 见解表述;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性学习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3. 班级组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语文系列活动。

①诚信是一颗星,一颗天幕中最小的星,但它却努力放出最闪亮的光;诚信是一杯浓浓的热茶,它让疲惫的人们感到心灵的慰藉,以至沁人心脾;诚信是我手中的一颗种子,不论走到哪里,我都要让它在那里生根发芽。

②生命就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上有狂风,充满了危险,每个人都是海中的孤叶小舟。就让诚信来做你

的舵手,只有这样,船才不会倾覆,资本才不会湮没。

③等到成功之日,细嗅其香时,你也许会忘记你的诚信。因为,它就是这样朴实,这样无私。

(1) 朗诵组同学朗读了《人生从诚信起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增添了文章的表达力。 B. 文中加点的词“慰藉”的读音是[wèijiè]。 C. 文中画横线的两个短语结构不同。 D. 第②段朗读时要声音低沉,语气舒缓,语调平静。
(2) 故事:有一次,毛泽东曾经花了整整一个夏天走遍他的家乡湖南全省。他靠挨家挨户替农家做工换饭吃,有时候甚至靠行乞。有一次他几天不吃饭,只吃些硬豆和水——这又是一种“锻炼”肠胃的方法。他早年在这次农村漫游中所结交的友谊,日后对他是有很大价值的,因为十年以后,他开始把湖南的成千上万的农民组成了有名的农民协会,这到一九二七年国共分裂后,成了苏维埃最初的基础。

心得:该故事选自纪实作品《》,客观地记叙了毛泽东早年漫游湖南全省而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友谊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只有走进人民,得到人民的,才能真正地将他们团结起来反抗敌人,争取到幸福生活。

分享组的同学分享了名著中的故事和他们的阅读心得。请你将“心得”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3) 演讲组开展以“《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违纪作弊为耻》为题的演讲,请你结合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即兴演讲稿。
综合性学习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