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铃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 , fēng yú而不yōng zhǒng,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1)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或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fēng yú  yōng zhǒng  高

(2) 上面这段文字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应改为

(3) 用音序检字法查“纤”: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考点】
常用易错字字音; 同音字字形辨析; 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积累与运用 容易
课时演练
换一批
1. 【任务一:故事启思】同学们发现西方寓言和中国神魔小说中都有与狗相关的故事,请你一起探究。

(一)两只狗

有个人养了两只狗,他驯养一只狗 shòu 猎,另一只看家守门。每次猎人带着猎狗出去打猎,获得什么猎物,总是分给守门狗一些。猎狗对此很不高兴,便指责守门狗,说自己每次出去打猎四处奔跑十分辛苦,而守门狗只是懒懒地 quán 伏在门边,过得如此 qiè意还坐享其成。守门狗对猎狗说:“你别责怪我,应该去责怪主人,是他教我不去打猎,坐在家中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

(选自《伊索寓言》)

(二)

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 你不去妨家长 , 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选自《西游记》)

【注释】①家长:此指奴仆或牲口的主人。

(1) 文段中有汉字缺失,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shòu猎   quán伏   qiè

(2) 结合两则故事,概括狗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放牧打猎 、②.

(3) 《两只狗》有多重寓意,请从两个不同角度概括。
(4) 推测文段(二)选自的《西游记》章回,然后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用几个四字词语概括孙悟空的形象。

A.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B.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C.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积累与运用 普通
3. 小文将在校园广播台“万物有灵”栏目中朗读下面这篇文章,请你和他一起准备。

马群在傍晚飞翔

鲍尔吉·原野

在草原上,群马聚到一起飞奔的时候变成了鹰,变成气势汹涌的洪水,幻化为杂色的流云。马群跑过去,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拦它们,四蹄践踏卷起的旋风让大地发抖,震动从远处传过来,如同敲击大地的心脏。大地因为马蹄的敲击找回了古代的记忆,被深雪和鲜血覆盖的大地得到了马群的问候,如同春雷的问候,尔后青草茂盛。

原来,我以为马就是马,而马群跑过,我才知它们是大群的鹰从天际贴着地皮飞来。鹰可以没翅膀而代之以铁铸的四蹄降临草原。马群跑过来,是旋风扫地,是低回在泥土上的鹰群。

马群带来了太多飞舞的东西。马鬃纷飞,仿佛从火炭般的马身上烧起了火苗。马在奔跑中骨骼隆突,肌肉在汗流光亮的皮毛后面窜动。马群上空尘土飞扬,仿佛龙卷风在移动。奔跑的马进入极速时,它们的蹄子好像前伸的枪或铁戟,这就是它们的翅膀。它们贴着地面飞翔,比乌还快。置身于马群里的单匹马欲罢不能,被裹挟着飞行,长戟的阵列撕裂晨雾。

马群纷飞,它们在那么快的速度中相互穿插、避让,从不冲撞,更没有马在马群中跌倒。乌群在天空也没有乌被撞到地上。动物的智慧——动物身体里神经学意义的智慧——比人高明,它们有力量、灵巧、还美。动物不用灯光、道具、服装、化妆和音乐照样创造震摄人心的美。

马群飞过,对人来说不过是几十秒的时间,人几乎什么也看不清楚,它们已经跑远或者说飞走了。

马群去了哪里? 以马的力量、马的速度、马的耐力来说,它们好像一直跑到南方的海边才会停下来。我见过埋头吃草的马群,但没见过奔跑的马群是怎样停下来的。是谁让它们停下来? 是什么让它们停下来?

马群在草原徜徉吃草,十分安静。马安静的时候,能看清它一下一下眨眼。吃草的马安静,马群在奔跑时如同一片云。云也奔跑,云峥嵘,云甚至发出雷鸣,但云也是安静的,这和马相同。云更多时候穿着阿拉伯式的丝制长衫在天边漫步,悠然禅意,与吃草的马群相同。

草原辽阔,晴空如澄明的玻璃盅扣在长满鲜花的青草盘子上,它叫作大地,又叫草原。羊群、牛群和马群虽然成群,在草原上也只是星散的点缀。马低头吃草,好像闻到了自己蹄子上的草香,风吹开马颈上的鬃毛。马的安静不妨碍它飞奔,马的雄心在天边。

在草原,每天都见到几次马群的飞翔,它们从山岗飞到河边。恍惚间,它们好像从白云边上飞过来,要飞越西拉木伦河。它们可能被《嘎达梅林》的歌词感动了——“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马群要变成鸿雁,排成方阵在天空飞翔,它们渴望从高空俯瞰大地。马想知道大地是什么,为什么生长青草和鲜花,为什么流过河水,为什么跑不到尽头?

马站在山坡上吃草,马群飞翔。它们背上的积雪融化了,马的眼睛张大在雪幕里。马群在傍晚飞翔,掠走了夕阳。它们最后总是停在河岸,乌群也如此。它们并未饮水,而在瞭望天地间的苍茫。

(选自《经典美文》)

(1) 整体设计;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小文一起完成朗读的整体设计。

小文:鲍尔吉·原野擅长写马。他细致地观察了马在草原上生活的情形,并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草原上的马。本文中他写了草原上奔跑的马,他笔下奔跑的马有·①的特点。我认为这部分可以由男生朗读,朗读的基调应该是②的。

你:文中也描写了在草原上吃草时的马,这时的马有③的特点。我认为这部分可以由女生朗读,朗读的基调应该是④的。

局部研讨

(2) 小文读到下面这两句话时,对重音、语速的设计把握不准。请从这两个角度对这两句话进行朗读设计。

它们贴着地面飞翔,比鸟还快。置身于马群里的单匹马欲罢不能,被裹挟着飞行,长戟的阵列撕裂晨雾。

(3) 佳句评析;为了在朗读时能更好地传情达意,请结合链接材料给你带来的启发,当一回“语言评论家”,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评一评其在语言表达上的妙处。

【链接材料】比喻常给我们想说的话提供有效的方式,比直接叙述的方式更好。理由如下:

第一,比喻能给我们以想象的乐趣。……比喻本身就很有意思,能使人在运用想象中获得快感。第二,比喻是在诗中增加意象的一种手法。它能使抽象变成具体,使诗更有美感。……第三,比喻是为传达知识增加情感强度的一种方式。……第四,比喻是一种浓缩方法,能在最小范围内表达最多。……

A.在草原上,群马聚到一起飞奔的时候变成了鹰,变成气势汹涌的洪水,幻化为杂色的流云。

B.草原辽阔,晴空如澄明的玻璃盅扣在长满鲜花的青草盘子上,它叫作大地,又叫草原。

(4) 情感探究;朗读时班里的同学对文章表达的情感有不同的理解。你更赞同哪一位同学的观点?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小语: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草原上马群的赞美之情。

小明:本文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小涵: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灵的欣赏、钦佩之情。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