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郑夑(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夑开仓赈济,或阻之,夑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①公之余:公事之余。

(节选自《清史列传•郑燮传》)

(1) 下列加点词含义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异二者之为/阻之 B. 下天光/有谴 C. 饮少醉/与文士畅饮咏诗 D. 谷于民/野芳而幽香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

②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3)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迁客骚人是因外物美丽和个人得意而乐,古仁人们是因天下之乐而乐。 B. 【乙】文中郑夑与文人畅饮咏诗,众人已然忘记他是官吏了,说明郑夑与民同乐。 C. 【甲】文将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悲喜观对比,最终是为了突出古仁人的旷达胸襟。 D. 【甲】文问“吾谁与归”;【乙】文道”上有谴,我任之”,都是因被贬感极而悲的话。
(4) 有人说,【乙】文中的郑夑应该属于【甲】文中范仲淹提到的“古仁人”。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请结合【乙】文说明理由。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郑燮,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案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 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 , 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 , 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节选自《郑板桥开仓济民》,有删改)

【注】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杂然而前者                       陈: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乐:

公之余与文士畅饮咏诗      辄:    

阻之                                 或: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3) 下面对两文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与滁人畅游山水,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民同乐而醉。 B.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运用了对偶的修辞,体现了滁州城物产丰饶。 C. 郑板桥不仅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敢于担当,而且富有艺术才华,喜与文人雅士交游。 D. 郑板桥申报开仓赈济灾民却遭拒绝,所以擅自开仓赈济,最终遭到了撤职处分。
(4)  同为地方官,欧阳修和郑板桥在为政一方之时,做法与成效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
耕之垄上(            )      ②天下秦久矣(            )
③为天下(           )     ④固以之矣(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3) 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出陈胜用以“威众”的两件事

(4)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人名)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
陈 胜已为王。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到)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争辩)数(几次),乃置(放),不肯为通(通报)。陈王出 (出游),遮道(挡在道路中间)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伙伴)!涉之为王沉沉者!”客出入愈益发舒(在宫 殿中进出更加随意),言陈王故情(以前的事情)。陈王斩之。
①用自己的概括故事的内容
②上文中陈胜的做法与课文《陈涉世家》选段中的哪些语句正好相反?请把《陈涉世家》的这些语句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③请你结合所给古文语段内容,说说陈涉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