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严先生祠堂记

先生①,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 , 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 , 天下孰焉? 惟先生以节高之⑤。既而动星象⑥,江湖 , 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 , 天下孰加焉? 惟光武以礼之。

在《蛊》之“上九” , 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 , 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器 , 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 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某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其为后者四家 , 以奉祠事。又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 , 山高水长!”

(选自《范文正公集》)

【注释】①先生:指严光,字子陵。②《赤符》:即《赤伏符》。③臣妾亿兆:统治天下成千上万的民众。臣妾.这里指被统治的人民。④加:超过。⑤以节高之:谓光武即帝位,天下慑伏,只有严光以气节尊崇光武,保持独立的人格。⑥动星象:传说严先生和光武帝一起睡觉,惊动了天象。⑦归江湖:指严光离开洛阳后去富春江畔隐居。⑧泥涂轩冕:视官爵如同粪土。泥涂,污泥。轩冕,原指前高而有帷幕的车子和礼帽,此借指官爵。⑨《蛊》之“上九”:《周易》蛊卦的上九爻说。《蛊》,《周易》的卦名。后文中的《屯》也是《周易》的卦名。⑩阳德方亨:阳德正通,无比显达。 亨,通。⑪器:气量。⑫乃复其为后者四家:指免除先生的四户后人的徭役。复,免除徭役。后,后人。⑬泱泱:水深广无边的样子。⑭风:风范。⑮山高水长:指能够世代相传,与山水共存。

(1)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解释加点的词。

①而山不

②男有分,女有

则无敌国外患者

成枯落

一反焉

流飘荡

(2) 参考方法示例,解释原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原文语句

方法示例

加点词释义

惟光武以礼

联系成语法

礼贤

构堂而奠焉

周而复

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

课内迁移法: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堂而奠焉

查阅词典法:①构成,造成;②诬陷,陷害;③构筑,建造;④连结,交合

(填序号)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

②某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其为后者四家。

(4) 该文刻在了桐庐严子陵祠堂的石碑上,有人建议把“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中的“风”改成“德”。你认同吗? 请说明理由。
(5) 本文和《岳阳楼记》都是“记”,结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范仲淹散文的句式特点。
(6) 范仲淹为什么要在当地建严光祠,并为之撰记?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 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注释】①山阳:汉郡名,在今沧州市东南。②二千石:指享受二千石俸禄的官员,一般作为太守的代称。③禽:同“擒”,逮捕。④末计:指商业和手工业。⑤课:督促。⑥收敛:收获庄稼。⑦菱芡:菱角和芡实。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的含义。

①渔人甚之       异:

②便向路         扶:

③劳来行         循:

讼止息         狱:

(2) 选出下列划线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欲穷林         醉能同乐(《醉翁亭记》) B. 渔人甚异       故时有物外趣(《幼时记趣》) C. 躬率以节俭     以衾拥覆,久而和(《送东阳马生序》) D. 上选能治       当立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

(4) 从【甲】【乙】两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民风,【甲】文中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让我们感受到了百姓的 ,体现了桃花源民风的淳朴;【乙】文中的“乃躬率以节约,劝民务农桑”两句从描写的角度来说,通过 写,表现了渤海郡之前的奢侈民风。
(5) 陶渊明在【甲】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美好的生活,【乙】文记叙了龚遂为改变民风所做的努力,从中我们看到了两人怎样的社会理想?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对下面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①百废兴    具:同“俱”,全         ②增其旧     制:规模 B. ①巴陵状    胜:美好              ②连月不    开:天气放晴 C. ①去怀乡    国:国家           ②锦游泳    鳞:代指鱼 D. ①不物喜    以:因为          ②斯人       微:如果没有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 本文“后天下之乐而”中加点的“乐”和《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也是他恪守的人生信条。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谈谈范仲淹是如何实践的。

【链接材料】公天性喜施与,人有急,必济之,不计家用有无。既显,门中如贫贱时,家人不识富贵之乐。

文言文阅读 困难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①,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②置饮,以人之,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有删减

[注释]①箕踞:两腿伸直岔开,形如簸箕。②瀹(yuè)茗:烹茶。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金陵人,此         旦日,从外来 B. 湖中焉得有此人           求之地中,不颠乎 C. 上下白      而或长烟 D. 余强饮三大而别     苍颜
(2) 下列对话以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语段甲中,大雪之后长堤、亭子、小舟及舟人的状貌,营造了一个物我合一的境界;材料二中,面对“闭窗瀑闻,开窗瀑至”的趣景,作者油然萌生以心体物,物我交融的感觉。 B. 语段甲写景主要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景物人物,仿佛创造出一幅淡墨山水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C. 两个语段写景都体现了一个“奇”字,材料一“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材料二“奇”在树根分而枝合。 D. 两个语段作者分别借“湖心亭”“飞泉亭”表达了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的情怀。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与声俱绝。

②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4) 甲文第二段中,作者借金陵人表达了自己哪些心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 材料一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俗流的生活方式。此外,还隐含着另一种情感,请结合链接材料和材料一相关内容加以感悟。
链接材料: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节选张岱《自为墓志铭》有删改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