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到 B 地。其中甲以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前一半路程,紧接着以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至 B 地;乙以4k 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前一半时间,紧接着后一半时间以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至 B 地。先到达 B地的是
,甲从A 地运动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
km/h。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一辆货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
(填合适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行驶完255千米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
。
填空题
容易
1. 速度可以定量描述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其计算公式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读作
。
填空题
普通
2.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
填空题
普通
3. 心电图仪(如图1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 .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 1 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的被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3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 min,则可推知乙的心率为
次/ min;则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速度大小为
mm/s。
填空题
困难
1. 比值定义法是用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下列概念采用比值定义法的是
A.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B.
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
C.
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
D.
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模型
单选题
普通
2. 一只小鸟从枇杷树上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树上原来的位置。若地面所处位置为“0”,则下列各图中,能够大致描述小鸟的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单选题
困难
3. 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 和2s,当小强刚到达关卡1左侧9 m远的A 处时,各关卡刚好开始放行,若他全程以2m /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
关卡4
B.
关卡3
C.
关卡2
D.
关卡1
单选题
普通
1.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H1人形机器人以《秧BOT》舞蹈惊艳亮相。该机器人身高1.8m,质量47kg,搭载自主研发的360°全景深感知系统,能完成高精度复杂动作,其参数如下。
参数名称
数值
最大行走速度
3.3m/s
单脚触地面积
0.02m
2
额定功率
1000W
(1)
机器人到舞台的距离为16.5m,它以最大行走速度到舞台所需时间为
s。
(2)
机器人单脚站立时对舞台的压强为
Pa。
(3)
机器人在春晚表演中连续正常工作3分钟,此过程中消耗的电能为
J。
填空题
普通
2. 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求:
(1)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s
1
;
(2)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 v。
解答题
普通
3. 一辆汽车以 36km/h 的速度向四明山驶去,在司机鸣笛后 4s 听到了回声。求:(当时气温为 15℃,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1)
汽车在 4s 内行驶的距离;
(2)
声音在 4s 内传播的距离;
(3)
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
解答题
普通
1. 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米/秒,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分钟,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
A.
12米
B.
72米
C.
720米
D.
1200米
单选题
容易
2. 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
A.
60米
B.
600米
C.
2160米
D.
7776米
单选题
普通
3. 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