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当蜡烛因燃烧而逐渐变短时,如果要保证像仍能成在原来的位置,光屏应(填“向上移”或“向下移”);
(4)实验时,突然飞来一只苍蝇,停在了透镜上,遮住了一部分透镜,则光屏上的像
A.苍蝇放大的像 B.苍蝇缩小的像
C.蜡烛的像一部分没了 D.整支蜡烛的像,稍微变暗了些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烛焰、透镜和光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5cm、像距v=30cm时,光屏上得到 、 的实像;若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的方法 。
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凸透镜的焦点为F,当蜡烛如图所示放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可成一个 、放大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1)小明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f=cm;
(2)小明按图2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如图3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的实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移动,移动距离s's;(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完整,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 , 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