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

冯彬夺得女子铁饼银牌

“奥运会见证我成长”

本报记者 刘硕阳

  当地时间8月5日晚,在法兰西体育场进行的巴黎奥运会女子铁饼决赛中,中国队选手冯彬获得银牌。30岁的她第三次征战奥运,终于收获了自己的首枚奥运奖牌。

  女子铁饼决赛赛场高手云集,东京奥运会冠军、美国队选手奥尔曼状态上佳,伦敦和里约两届奥运会冠军、克罗地亚队选手埃尔卡塞维奇也实力不俗。冯彬在2022年、2023年两届世锦赛上收获一金一铜,但在奥运赛场上,她最好的成绩是里约奥运会上的第八名。3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冯彬甚至没能从资格赛中突围。

  3届奥运会,见证了冯彬逐渐走向成熟。“里约奥运会时初出茅庐,什么也不怕就想去拼;东京奥运会时,希望能投一个好成绩却没能如愿;巴黎奥运会上的我,更清楚自己在场上应该怎么做。”冯彬说,“奥运会见证我成长。”

  2022年俄勒冈世锦赛上夺冠在冯彬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9米12的夺冠成绩是她的个人最好成绩,为她备赛巴黎奥运会增添了信心。这种自信也被她带到了此次奥运会决赛中,决赛第二投,她的成绩有所下滑。但冯彬及时调整,第三投投出67米51的成绩,重新夺回第二名的位置。赛后,冯彬给自己的表现打了80分。

  第三次奥运之旅收获奖牌,冯彬已经在期待参加下一届奥运会。“希望自己继续成长,实现突破。”冯彬说,“70米是我的目标,只有把成绩稳定在六十八九米,我才有希望向70米发起冲击。”

《人民日报》(2024年08月07日10版)

(1) 【明确体裁】这则新闻应该属于什么体裁?( ) A. 消息 B. 通讯 C. 特写 D. 新闻评论
(2) 【感受引题】“冯彬夺得女子铁饼银牌”是这则新闻的引题,请说说这个引题有什么作用。
(3) 【体会意义】冯彬历经三次奥运会,也并没有获得金牌,她还期待下次奥运会,希望自己继续成长,请结合本文和《红星照耀中国》,说说坚守的意义在哪里?
【考点】
新闻标题; 新闻、材料类文本; 新闻常识; 启示、感悟、建议类;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现代文阅读

       

她静静地站在10米高台上,耳朵里没有任何嘈杂的声响,全场肃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等这个前三跳令人赞不绝口的选手的这一次的表现。

这是全红婵的第四跳,也是唯一一个倒立动作。她将手紧贴在台面上,双腿打直,双手渐渐向腿靠近,撑在双脚之间,两条腿轻轻地抬起,在空中并拢,完成了倒立,不掀起一丝波澜。

突然,她猛地抬头,双腿弯曲,手掌撑了一下,离开了跳台,动作干脆得仿佛在空中停顿了1秒,定格成了一幅画。她先是空中转体三周,自如得活像一只在水里自在的游鱼,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灵巧活泼却不失一个“梦之队”队员的稳重。整套动作安排合理,倒立后跳更是展现出了全红婵纤细的身材。虽是一个3.2的难度系数,但整个在空中的动作的完成度和连贯性是其他选手比不上的。

还没等大家从她完美的动作中反应过来,全红婵像一根针笔直地掉进水里一般,在一串串小到不用在意的白色泡沫中消失在水中,没有落水的声音,只有气泡从水底轻轻冒上来然后破裂的声音,水花在她的感染下,也全然消失不见。

此时,全场的气氛拉到了高潮,会场中的音乐声被观众和教练们无限的称赞声压下去了,大家都被这个14岁的小女孩震撼得哑口无言。观众席上的中国助威团一个个都抖动着手中的红旗,呐喊声远比之前对任何一个参赛队员的都要洪亮。

10分,10分,10分!全场满分的成绩让第四跳的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成绩锁定了这枚金牌,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0的优异成绩,碾压其他选手,夺得了这枚金牌。

她震惊世界的精彩表现和独门秘籍“水花消失术”使所有人都记住了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位14岁的中国姑娘——全红婵。

(1) 给这篇新闻特写拟一个标题。
(2) 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全场的反应?
(3)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表格。

【中国日报网】北京时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全红婵夺金。

在决赛中,全红婵的第二和第四跳发挥出色,所有裁判都给出了10分满分的好成绩,第五跳有效分也拿到了满分!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33枚金牌。

篇目

体裁

新闻要素及事件呈现方式

写作意图

本文

新闻特写

选取全红蝉最精彩的第四跳进行特写

         

链接材料

      

直接报道运动员全红婵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冠军

让读者迅速了解全红蝉夺冠这件事

现代文阅读 困难
3. 网络词语小探讨

有关网络词语,小语从网上搜集了以下材料,你和他共同探讨一下材料后的题目。

材料一:12月19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在与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腾讯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8”揭晓仪式上发布了“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十大网络用语是:锦鲤、杠精、skr、佛系、确认过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话、皮一下、燃烧我的卡路里。

材料二:网络用语大多幽默风趣、风格鲜明。它们勾勒新闻热点,描摹人世百态,反映出一年来百姓生活的大事小情。它们的来源多种多样,或为网友有意设计,或为无心之作,生动描绘了网民2018年的关注关切和喜怒哀乐,透过这十个流行网络用语,我们看到一幅鲜活生动的生活百态图跃然纸上。广大网友在“确认过眼神”后不禁感叹:没错,这就是我们走过的2018。

材料三:网络用语一方面给语言带来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对规范语言文字产生巨大冲击,消解了汉语带来的美感。网络语言发展到一定时候,假如它有生命力,它就会融入到词汇中去,如果没有生命力,也就会自行消亡了。究竟是洪波泛滥还是细水长流,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规律,是否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是否有强有力的文化做支撑,只有符合这样的特点才是好的语言,才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1) 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年度网络用语都是幽默风趣、风格鲜明的。它们反映出一年来百姓生活的大事小情。 B. 年度网络用语的来源基本上是网友有意设计,部分为无心之作。 C. 网络用语虽然给语言带来生命力,但也会消解了汉语带来的美感。 D. 网络语言一经诞生就会融入到词汇中去,一般来说也不会自行消亡了。
(2) 请从以上材料中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
(3) 材料二告诉我们网络用语大多幽默风趣、风格鲜明。我们中学生在作文是否可以使用网络用语?请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