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

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

我不喜欢第一中学。它的课程有限,校规也使人反感。我读了《御批通鉴辑览》以后,得出结论,还不如自学更好。我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我非常认真地执行,持之以恒。我这样度过的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我就进去。中午只停下来买两块米糕吃。这就是我每天的午饭。我天天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

在这段自修期间,我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怀着很大的兴趣研究了它。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

朝花夕拾·琐记(节选)

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

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葛也出来了。学堂里又设立了一个阅报处,《时务报》不待言,还有《译学汇编》,那书面上的张廉卿一流的四个字,就蓝得很可爱。

“你这孩子有点不对了,拿这篇文章去看去,抄下来去看去。”一位本家的老辈严肃地对我说,而且递过一张报纸来。接来看时,“臣许应骙跪奏……”,那文章现在是一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康有为变法的,也不记得可曾抄了没有。

下面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红星照耀中国》和《朝花夕拾》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

(1) 故事叙一叙

“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选文记录了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的情形;“朝花夕拾·琐记(节选)”选文记录了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求学的情形。请你就“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的情节,叙一叙。

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

朝花夕拾·琐记(节选)

选文记录了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求学的情形,鲁迅先生看到了种种弊端,感受到求知的艰难,开始了对真理的追求。

(2) 写法品一品

两篇选文都用到了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就“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选段,请你品一品。

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

选文运用了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对“我”阅读《天演论》时的感受作了细致的刻画,展现了新思想对年轻时期的“我”的良好影响。

(3) 人物评一评

两篇选文都写出主人公善于接受新思想的特点,结合选段,请你评一评毛泽东。

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

朝花夕拾·琐记(节选)

“我”善于接受新思想。读到《天演论》时,“我”感觉“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充分表现了“我”接受新思想如饥似渴的心理。

(4) 主旨探一探

《红星照耀中国》和《朝花夕拾》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请结合选文探究《红星照耀中国》的主旨。

红星照耀中国·在长沙的日子(节选)

朝花夕拾·琐记(节选)

文章通过对南京两所学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当时教育体制的批判以及对自由知识的渴望。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基本内容; 作品的艺术特色; 《朝花夕拾》; 《红星照耀中国》;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文段,完成各题。

   ①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俭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

   ②我想我第一次的印象——主要是天生精明这一点,大概是不错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到兴趣的事。

   ③红军正在盖起几所新建筑,但当我在那里的时候,住处是非常原始的。毛泽东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比这更差的他都经历过了,但因为是一个湖南“富”农的儿子,他也经历过比这更好的。毛氏夫妇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的没收了地主、官俸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他除了主席以外还是红军的一个指挥员,他所佩的领章,也不过是普通红军战士所佩的两条红领章。

(1) 读①②段,在斯诺看来“毛泽东令人极感兴趣”,其主要表现在哪里?
(2) 第③段主要介绍了毛主席怎样的品质,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3) 有人说:“生活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希望在;没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请结合下面任意一部名著的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A. 《骆驼祥子》 B. 《红星照耀中国》 C. 《朝花夕拾》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