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瞿塘峡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袁中郎全集》)

【注】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②夕岚:傍晚的山光。③勒:抑制。④夕舂:夕阳。⑤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解衣睡(         )

无与为乐者(         )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烟/有时发白帝 B. 石篑为余言/又刀毙之 C. 午、未、申三时/一狼得骨 D. 安可为俗士哉/古西风瘦马
(4)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月 景 尤 不 可 言 花 态 柳 情 山 容 水 意 别 是 一 种 趣 味

(5) 根据【甲】【乙】两篇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小华:同写月色,【甲】文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间接写出了;【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景的别样趣味。

小文:同是借月抒情,苏轼和袁宏道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一词多义;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秋七月,尚书何晏奏曰:“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所习正则其身正,其身正则不令而行;所习不正则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是故为人君者,所与游必择正人,所观览必察正象,放郑声而弗听,远佞人而弗近,然后邪心不生而正道可弘也。季末暗主 , 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辟亵狎 , 乱生近昵。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所习:亲信之人。②郑声:与孔子等人提倡的雅乐相悖的音乐。③季末暗主:朝代末期昏庸的君主。④便辟亵狎(xiè xiá):宠幸谄媚奉承、玩弄手腕的人。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寡助之/每晴初霜旦 B. 委而之/成礼而 C. 所习正则其身/以顺为 D. 其身正则不令而/天下之大道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所与游必择正人,所观览必察正象。

(3)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

(4) 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体现的治国之道。
(5) 从下列古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歌内容,阐述你从中习得的修身启示。

刘桢《赠从弟》(其二)   曹操《龟虽寿》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丙】溪江平渡,二十里,望上虞龙珠山,翠色扑人,三四曲,为金星吐月山,面前一山吐萼,树皆垂云。左一小山郁起,竹木森茂,而一小岗尾之。

    沿溪,山二十余,乍起乍伏。举头阙处,则有远岫补之,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 , 宛若舣舟其下。入画则摩诘,入诗则青莲。山不甚奇而峭,水不甚阔而秀 , 人家不多而山呼谷应。“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境亦不寥寂。

(节选自陈仁锡《刻溪记》,有删改)

【注】①上虞:地名,现隶属浙江绍兴。②岫(xiù):峰峦。③舣(yǐ)舟:停船靠岸。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清荣峻      竹木森 B. 非亭午夜分     康乐以来 C. 未复有能与其者     山不甚而峭 D. 略无处     举头
(2) 下列对【丙】文中加波纹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 B. 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 C. 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 D. 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
(3)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水不甚阔而秀。

(4) 名山大川,各美其美,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结合三篇选文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