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比较阅读

《杞人忧天》和《牧竖子拾金》

【甲】《杞人忧天》原文。

【乙】有牧竖子 , 敝衣,蓬跣驱牛羊,牧冈坰间,时时扼嗌而歌。自适也,而牧职亦举。一日,拾遗金一铢,纳衣领中。自是歌声渐歇,牛羊亦时散逸不扰矣。心患失金,斯乃为金所累也。

【注释】①竖子:即小孩子。②跣(xiǎn):光着脚。③坰(jiōng):远郊。④扼嗌(yì):放开喉咙。⑤举:完成、成功。⑥扰:驯养。

(1) 【疏通文意我有招】参考下面的提示方法,解释加点的词。

原文语句

提示方法

加点词释义

其人然大喜

触类旁通法:尊君在(同“否”)

驱牛羊

课内迁移法:吾三省吾身

自适也

词义辨析法:①年与时驰,与日去。②目似瞑,暇甚。

 (填意思相同的一项的序号)

(2) 【寓言阅读我探究】阅读文本,补全下列对话。

:读寓言要把握内容,感知人物心理。《杞人忧天》中的杞人经历了从⑴到⑵的心理变化过程。《牧竖子拾金》写了牧竖子由拾金前的⑶到拾金后的⑷的心理变化。

:读寓言还要抓住细节,读懂人物形象。《杞人忧天》中两个“舍然大喜”,把杞人明白道理的喜悦情态和哓之者帮助杞人解除忧虑后高兴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来。《牧竖子拾金》中“时时扼嗌而歌”把牧竖子⑸的情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读寓言更要读出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深意。《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⑹。《牧竖子拾金》的故事告诉我们⑺

(3) 【礼仪用语我知晓】假设你能穿越时空与牧竖子对话,怎样表达才符合古人礼仪? 请选择。

牧竖子:兄长,往昔我每日心神不宁,幸得兄长指点迷津,方能抛却烦忧。

你: ⑴(A.贤弟 B.舍弟)迷途知返,令人敬佩。

牧竖子:多谢兄长赐教,敬请光临⑵(A.府上  B.寒舍),开怀畅叙。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 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通假字;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3. 现代文阅读

狮子、狐狸与鹿

狮子生了病,睡在山洞里。他对一直与他亲密要好的狐狸说道:“你若要我健康,使我能活下去,就请你把森林中最大的鹿骗到这里来,我很想吃他的血和心脏。”

狐狸走到树林里,看见了欢蹦乱跳的大鹿,便亲切地向他问好,并说道:“我告诉你一个喜讯。你知道,国王狮子是我的邻居,他病得很厉害,快要死了。他正在考虑,森林中谁能继承他的王位。他说野猪愚蠢无知,熊懒惰无能,豹子暴躁凶恶,老虎骄傲自大,只有鹿才最适合当国王,鹿的身材魁梧,年轻力壮,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这消息我是第一个告诉你的,如果你信任我的话,我劝你快去为他送终。”

经狐狸这么一说,鹿被搞糊涂了,便真的去了。刚进山洞,狮子猛然朝鹿扑了过来,用爪子撕下了他的耳朵。鹿拼命地逃回树林里去,狐狸辛辛苦苦白忙一场,他两手一拍,表示毫无办法了。狮子忍着饿,请求狐狸再想想办法,用诡计把鹿再骗来。狐狸说:“你吩咐我的事太难办了,但我仍会尽力去帮你办。”于是,他像猎狗似的到处嗅,寻找鹿的足迹,心里正不断盘算着坏主意。狐狸问牧人们是否见到一只带血的鹿,他们告诉他鹿在树林里。

这时,鹿正在树林里休养,狐狸毫无羞耻地来到他的面前。鹿一见狐狸,气得毛都竖了起来,说:“坏东西,你休想再来骗我了! 你再靠近,我就不让你活了。你去欺骗那些没经验的人,叫他们做国王。”狐狸说:“你怎么这样胆小怕事? 你难道怀疑你的朋友吗? 狮子抓住你的耳朵,只是想在临死前告诉你一点关于王位的忠告与指示罢了。你却连那衰弱无力的手抓一抓都受不住。现在狮子对你非常生气,要将王位传给狼。那可是一个坏国王呀! 快去吧,不要害怕。我向你起誓,狮子决不会害你。我将来也会专门伺候你。”狐狸再一次欺骗了可怜的鹿,并说服了他。

鹿刚一进洞,就被狮子抓住饱餐了一顿。狐狸站在一旁看着,鹿的心脏掉下来时,他偷偷地拿过来,把它当作自己辛苦的酬劳吃了。狮子吃完后,仍在寻找鹿的那颗心。狐狸远远地站着说:“鹿没有心,你不要再找了。他两次走到你家里,送给你吃,怎么还会有心呢!”

这故事是说,有些人贪图虚荣,不辨真伪,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1) 请简要概括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70字以内)
(2) 狐狸前后两次都能成功欺骗鹿的原因是什么?
(3) 文中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4) 如果鹿第二次没有听信狐狸的谎言呢? 请合理展开想象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不少于100字)

联想与想象

进行联想与想象时要注意:1.联想要自然恰切。联想到的事物与其触发点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2.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现实生活中有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3.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可以打破常规思维,寻找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点。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