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 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
时, 甲的溶解度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乙的溶解度。
(2)
时,100克水中溶解
克乙物质恰好达到饱和。
(3)
某同学在
时开始如图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A、B、C。在溶液A、B、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在溶液C中再加入25克甲后,充分搅拌,恢复到
,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考点】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解答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t
3
℃时,在三只烧杯中各装入 50g水,分别充分溶解 A、B、C三种物质,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
(2)
在
℃时,分别配制A、B两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需要用水的质量相等。
(3)
t
4
℃时,将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500g,分别蒸发掉10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解答题
普通
2. 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13.6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知:
(1)
四个实验得到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
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④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
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克。
解答题
普通
3.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 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或“乙”)溶液。
(2)
图2 中 P 点表示的意义
。
(3)
图2中表示物质乙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
(4)
50℃时,把 50 克 M充分溶解在 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克。
解答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