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这封家书的作者是 (人名)。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 结合下面的材料,说说你对《诫子书》中再三提到的“静”的理解。

弈秋 , 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选自《孟子》)

【注】①弈秋:人名。②弈:围棋。③援:持,取。④弓缴:弓箭。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线,可用以将射出的箭收回。

【考点】
古代应用公文类(含奏议、赠序、铭文、祭文等);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文言文翻译;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
       【甲】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节选自 沈复《童趣》
        【乙】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①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②盍仿而效之?”余曰;“虫③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④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选自 沈复《闺房记乐》
       〖注释〗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hé):何不。③踯躅(zhízhú):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

(1) 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①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余                           ②鞭数十    鞭                             ③觅螳螂蝉蝶之属   属                                 ④不亦善乎  善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②盍仿而效之?

(3) 甲乙两段有人都用“闲情记趣”作为它们的标题,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中的“情趣”有何异同。相同之处:都写的是          不同之处:甲文写的是童趣;乙文写的是            之趣。甲乙两文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也要                                          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