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各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 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

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第四十八》)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非不深也       委而         
亲戚          必先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②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奚以知其也/公欣 B. 畏罪/横柯 C. 治也/寒暑 D. 是以为国者/陈康肃公
(4)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三处)
凡 治 国 之 道 必 先 富 民 民 富 则 易 治 也 民 贫 则 难 治 也
(5) 【甲】【乙】两篇选文都论述了治国之道,请分析其异同点。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一词多义;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辽受曹公命屯长社。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火起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令军中曰:“不反者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即得首谋者,杀之。

    冯述评:

    周亚夫将兵讨七国,军中夜惊。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

    吴汉大司马,尝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皆还按部,汉乃选精兵夜击,少顷大破之。

    此皆以静制动之术,然非纪律素严,虽欲不动,不可得也。

(选自《智囊·上智部·张辽》,有删改)

注:①(张辽)三国时期曹操麾下名将。②(曹公)曹操。③(长社)地名,今河南长葛。④(造)制造,作。⑤(周亚夫)西汉时期名将,统帅汉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⑥(吴汉)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曾任大司马一职。

(1)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令军中曰  蒙始就学 B. 不反者坐  尔敢轻吾射 C. 吴汉大司马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D. 军中夜惊  射于家圃
(2)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火起一军尽扰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4) 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 , 即得首谋者,杀之。

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

汉乃选精兵夜击,少顷大破之。

《古代汉语词典》“顷”的义项:①中国市制田地面积单位。②短时间。③刚才,不久以前。

(5) 张辽、周亚夫、吴汉的军事故事,体现出三人怎样的军事领导才能?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秋七月,尚书何晏奏曰:“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所习正则其身正,其身正则不令而行;所习不正则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是故为人君者,所与游必择正人,所观览必察正象,放郑声而弗听,远佞人而弗近,然后邪心不生而正道可弘也。季末暗主 , 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辟亵狎 , 乱生近昵。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所习:亲信之人。②郑声:与孔子等人提倡的雅乐相悖的音乐。③季末暗主:朝代末期昏庸的君主。④便辟亵狎(xiè xiá):宠幸谄媚奉承、玩弄手腕的人。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寡助之/每晴初霜旦 B. 委而之/成礼而 C. 所习正则其身/以顺为 D. 其身正则不令而/天下之大道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所与游必择正人,所观览必察正象。

(3)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

(4) 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体现的治国之道。
(5) 从下列古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歌内容,阐述你从中习得的修身启示。

刘桢《赠从弟》(其二)   曹操《龟虽寿》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戴良字叔鸾,汝南慎阳人也。良少诞节 , 母喜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及母卒,兄伯鸾居庐啜粥,非礼不行,良独食肉饮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毁容。或问良曰:“子之居丧,礼乎?”良曰:“然。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夫食旨不甘,故致毁容之实。味不存口,食之可也。”论者不能之。

良才既高达,而论议尚奇,多骇流俗。同郡谢季孝问曰:“子自视天下孰可为比?”良曰:“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举孝廉 , 不就。再司空府 , 弥年不到,州郡迫之,乃遁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江夏山中。优游不仕,以寿终。

初,良五女共贤,每有求姻,辄便许嫁,疏裳布被、竹笥木屐以遣之。五女能遵其训,皆有隐者风焉。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有删减)

【注】①诞节:纵放不拘。②毁容:面容憔悴。③佚:放纵。④举孝廉:举孝廉制度源于汉朝,是汉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重要途径。⑤司空府:古代官署名。

(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的理解或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味不存口”的“若”与“否,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中的“若”意思不同。 B. “夺”有“强取”“失去”“胜过”等义项,“论者不能夺之”的“夺”应为“失去”之意。 C. “再辟司空府”中的“辟”与成语“开天辟地”的“辟”意思相同。 D. “皆有隐者之风焉”与“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这两个句子中的“之”用法一样。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 B. 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 C. 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 D. 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江夏山中。

(4) 班级开展以“走近古代奇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戴良在被推荐之列,请你结合上文,具体说说戴良“奇”在何处。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