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余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于是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

(1) 小余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请写出猜想二的内容。

猜想一: NaOH、Na2CO3         猜想二: 

(2) 【实验设计】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余设计了如下方案: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小姚认为小余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3) 【实验与结论】

小姚另外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一正确

步骤2:将步骤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__

(4) 【实验反思】

氢氧化钠变质是由于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所以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

【考点】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碱的化学性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某科学兴趣小组想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查得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表明离子浓度越大。基于此做了如下实验:
(1) 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

分析曲线甲,M 点电导率几乎为零,请从离子角度分析原因 。

(2) 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呈中性),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乙曲线所示。分析曲线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 A. 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 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 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OH
(3) 实验三: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NaCl溶液,请在图中画出溶液电导率变化曲线。

交流与反思:通过以上实验的比较分析,让我们对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实质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即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