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字最早的形态可以追到甲骨文和金文,其字形像一面竖立的旗帜,表示中间、中心的意思。

国,原作“或”,字形像以“”(武器)守卫“口”(城邑),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诗经》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戈是古人拿起武器,守卫国土的象征。

B.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青铜器何尊 , 是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文物。上铸有“宅兹中国”四字。可见居住于中央之土,以制四方,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观念。

(1) 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

追sù        

(2) 下列双引号的用法与画线句A中用法相同的是(   ) A. 《使至塞上》的作者是“诗佛”王维。 B. 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海伦用手指学会了“说话”。 C. “仁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 D. 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这里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古迹,如青城山、乐山大佛等。
(3) 画线句子B的主干是:。
(4) 根据材料内容,解释“宅兹中国”的含义:。
【考点】
常用易错字字音; 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引号; 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缩句;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积累与运用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