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新年指夏历(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②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以“年兽”传说、熬年传说和万年创建历法说等最具代表性。自汉武帝改用农历以后,中国历代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为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古人常在此时举行朝贺,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求丰收,后来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新春佳节。

③辛亥革命之后,改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④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相关民俗活动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向亲友拜年等习俗;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

⑤春节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其中包括仪式、节日装饰、饮食和相关的娱乐活动。除夕夜,以家庭为单位包饺子、包汤圆、做年糕,吃团圆饭守岁,另外还贴春联、年画、剪纸等;正月初一迎神、拜年;初五开小市;十五日元宵节开大市、迎财神、吃元宵、游灯会、猜灯谜等。

⑥春节是体现和谐亲情与和睦人际关系的重要平台。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过好春节是提升亲情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和律诗、京剧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可分成若干种类。按用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区分上下联的方法,主要是看句末字的平仄,即“仄起平收”。

最早的对联是为了庆祝新春佳节,是增添喜庆气氛的应时之作,被称为春联。史料记载,早在秦汉以前,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家门前悬挂桃符的习俗。人们在桃树做的木板上画符以辟邪、祈福,每年“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吉祥话越写越多,桃木板不够写了,就把桃木板上的句子改写到红纸上,就出现了所谓的春联。

据说最古老的春联是孟昶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到朱元璋时,正式有了“春联”的命名。据说,朱元璋命令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且微服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自此,贴春联正式成为民间过年的一项重要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摘编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

【材料三】

年味十足的旋律响彻评审会场,春联、舞龙、中国结等春节文化元素轮流在大屏播放……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中华文明理念的世界感召力进一步增强。

“除夕和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讲述春节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意义。春节寄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情感基因,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有关“春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春节虽然有很多相关传说,但是其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历史悠久,传承至今。 B. 春节俗称“过年”,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向亲友拜年等习俗。 C. 春节不单单是一种综合性的娱乐活动,其中还蕴藏着相关的民俗文化。 D. 春节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它是体现和谐亲情与和睦人际关系的重要平台。
(2) 根据材料二,说说春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3) “除夕和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怎样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 
【考点】
新闻、材料类文本; 礼俗; 启示、感悟、建议类; 筛选新闻材料关键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以前种地时,不少地因为没有化肥,第一年丰收了,第二年可能就得减产。如今有了化肥,能持续地给作物供应养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养分不足带来的减产问题。有的地方因为以前过于寒冷;原来的玉米品种种起来产量非常低,而且一旦遭遇严寒,减产严重,如今有了抗寒的玉米品种,可以适应较寒冷的地区种植;再比如抗倒伏的玉米品种、抗锈病的玉米品种等等,这些都是抗逆性强的品种,对粮食的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近些年农作物机械化种植、打药、收割,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及生产效率。

【材料二】

如下表。

【材料三】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的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日常生活中的升学宴、喜宴、谢师宴等等,造成的粮食浪费数量庞大,加上一些超市,一到晚上就将“过期”的盒饭、蔬菜、饮料大批次地从货架上撤下扔掉,所浪费的数量也不容小觑。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舌尖上的浪费”这一现象,中央从国家层面出台八项规定,倡导开展“光盘行动”,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等,旨在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推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形成全社会节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1)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二】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2)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会如何践行【材料三】中倡导的“光盘行动”。(答出两点即可)
(3)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抗寒的玉米品种对我国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大作用。 B. 2015年后,我国粮食产量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 C. 虽然近年来我国粮食供给稳定,但我们平时也应该节约粮食。 D. 超市合理配置盒饭、蔬菜、饮料数量也是一种节约粮食的方式。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今年,舞剧《五星出东方》中“锦绣”舞段惊艳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兔年春晚,使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这件珍贵的文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又“活”了起来。

材料一

①1995年10月,中日联合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一处汉代墓葬中,发现了一件色彩鲜艳的锦护臂。整件护臂长18.5厘来,宽12.5厘来,在织锦的彩色纹样间,8个篆体汉字跃然而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二字,诞生于汉代,距今两千多年。

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质地为蜀锦,蜀锦素有“寸锦寸金”之脉,当时只有长安和成都才有能力生产。这件织锦护臂代表着当时我国乃至世界上丝绸织造工艺的顶级水平,是不折不扣的名贵品。

③先看颜色,这件织锦护臂可谓色彩斑斓,用了汉锦中最高的五套档次,即蓝、绿、红、黄、白五套彩色经线与一套纬线相交,质地厚实。五色配置讲究,分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正是“五星”所体现的内容。再看图案,样美观流畅,五色丝线错落有致地织出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8个汉字,以及星纹、云纹,还有孔雀、仙鹤、白虎等祥禽瑞兽这样。书法文字与灵动图案的和谐匹配,十分罕见。

④织锦护臂通过色彩、图案和文字把天文、史实和古人的五行观念等巧妙地融为一体,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特殊魅力,显示着一种强大的信心和力量。方寸之间,浓缩了历史,凝结着文明,展现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博大与坚韧。

材料二

①一年多来,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全国多地已巡演30余场,登上央视《国家宝藏》等多个热门电视节目,相关话题的网络曝光量超5亿次,相继捧回了第十七届“文化大奖”和第十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舞剧播出后,根据相关调查和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和去年春节同期相比,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人数上涨了150%,观众数量猛增,只为一睹护臂“真容”。

②《五星出东方》的构思源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舞剧讲述了汉朝戍边将领奉,在精绝古城与北人首领之子建特,精绝首领之女春君,从剑拔弩张到并肩携手,从素不相识到惺惺相惜,最终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其中,奉贴身佩戴的织锦护臂见证了这一切。男主人公奉,女主人公春君和精绝城的名字可以在出土文物中找到依据,也正是基于史实高于生活的作,让这部作品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③舞,跳的是人民生活;历史,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从历史的真实中提炼出艺术的真实,《五星出东方》以虚构之“事”映射历史之“真”以浪漫之“情”升华家国之“志”,让沉寂的文物绽放由新的光彩,也为以文物等史料为原型编排戏剧舞蹈、创新方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由了一些探索。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传承中华文明的基因,守护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园,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贵任。

(1)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正确一项是(   ) A.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有“中国”二字的文物。 B.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质地为蜀锦,由此可以断定此文物是当时成都生产。 C. 舞剧《五星出东方》的男女主人公和精绝城的名字都可以在出土文物中找到依据。 D. “舞”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舞剧《五星出东方》从历史真实中提炼出生活真实。
(2)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用“18.5厘米”“12.5厘米”介绍了织锦护臂的尺寸;材料二用“30余场”“超5亿次”等数据体现了舞剧在全国巡演后所产生的轰动效应,语言严谨准确。 B.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体现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博大与坚韧,舞剧借助这件文物,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展现出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美好图景。 C. 织护臂这件文物,激发了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灵感,舞剧的巡演让尘封的文物舞动起来,绽放新的光彩,引起更多关注。文物的价值与舞剧的意义都得到体现。 D. 两则材料用真实的文物和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论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观点,逻辑严密,其有较强的说服力。
(3)  舞剧《五星出东方》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件珍贵的文物“活”了起来。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宣传这件文物呢?请说说你的想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两三分钟轻松做出一道梅菜扣肉、水煮鱼已不是传奇,预制菜已将人人是大的神话变为现实。预制策,也称即食食品,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已经部分或完全制成的食物。

随着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了节省时间成本、提高生活质量,不少消费者选择了预制菜。预制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求,普通家庭制作一道简单的家常莱,一般需要15分钟左右,制作复杂的菜品如红烧内、滋补汤等,至少需要1个小时。而有了预制菜后,只需加热几分钟即可将菜肴端上餐桌。在很多领域,预制菜都是“刚需”,如航天员在空间站的食物、部队配发的自然食品以及远洋科考队的食物,都属于预制菜。

   除了便捷,消费者选择预制菜还因为其种类多样,可以满足自己不同的味蕾要求。预制菜按照加工的程度可分为四大类型,分别是即食型预制菜、即热型预制菜、即烹型预制菜和即配型预制菜。除了菜品种类多样化,预制菜还能兼顾食材的季节性和地域的差异性。一些季节性产品可以通过预制加工的方式做成长期性产品,方便消费者购买;一些地方特产也能做成预制菜,让天南海北的消费者都可以品尝到地方美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口味、营养等方面的追求。

不过,有不少消费者吐槽预制菜存在重油重盘、添加剂过多、缺斤短两以及价格贵等问题。但他们最担心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不少消费者表示购买预制菜遇到过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菜品腐败变质、食材不新鲜、预制内含有异物、存在过期现象等,若长期食用,会不利于身体健康。也有消费者觉得预制菜让“家”的味道没有了,传统的煎煮焖炸卤炖等烹煮方式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还是为了与家人共享家庭的温暖,预制菜莱的出现减去了“麻烦”,也减少了家庭的温暖。

预制菜,该抵制还是该接受?这已经成为当前的火热话题之一。

    (整理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预制菜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接受度正在逐渐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口味、营养、新鲜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消费者对于便捷、美味的需求推动了预制菜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的营养和健康元素。

       

材料三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 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升至万亿元级别。2024年1月14日至16日,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不少市政协委贝也关注到了这片万亿级别的“蓝海”,纷纷支招做强做大预制菜产业。

市政协委员徐料飞提出,广州发展预制菜产业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广州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物流中心,交通便捷,物流配套完善;还有市政府在推动市场化流通、扶持大型商超和现代农业等方面制定了多个政策,为预制菜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广州消费市场区巨大、拥有成熟的现代农业生产能力、是国际美食之都……但徐科飞也认为,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广州预制菜也面临着市场未能全面打开、三产融合不足、冷链物流配送成本较大、品牌影响力未发挥出来等问题。

“粤菜相对其他菜系无论是甄选食材还是加工技艺都相对更复复、要求更高,预创菜还原粤菜‘色、香、味、意、形、养'存在挑战性,"市政协委员刘继承建议加快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检测、营养评价、包装、冷链仓储、物流运输等地方标准,推动以“粤菜”为主要特色的预制菜品牌建设和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形成具有湾区特色的广州预制产业标准体系。

    (整理自《人民政协报》)

(1)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预制菜可即食,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已经完全制成的食物,使人人皆是大厨。 B. 预制菜是刚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C. 预制菜按照烹饪程度可分为四大类型,即即食型、即热型、即烹型和即配型。 D. 预制菜减去了传统烹煮的麻烦,但也减少了家庭的温暖,我们应予以抵制。
(2)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3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 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会升至万亿元级别。 B. 广州发展预制菜产业在交通、政策、市场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C. 开发粤菜的预制菜难度高,因为粤菜的食材甄选和加工技艺都相对更复杂、要求更高。 D. 为推动以“粤菜”为主要特色的预制菜品牌建设,政府应该制定相关产业的地方标准。
(3) 下列对三则材料的内容和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了预制菜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出当前的火热话题。 B. 材料二展示了被调查者对预制菜的关注点,表明外观对消费者而言已不重要。 C. 材料三预估了预制菜市场的发展前景,让我们认识到该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D. 三则材料有观点有数据,描述了预制菜的现状,也展望了其前景,比较全面。
(4) 广州市某粤菜餐饮企业计划开发预制菜品,请你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给出建议。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