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进《儒林外史》,从下面任选一道题目思考回答。
(1) 王冕擅长画梅花,我们都熟悉他“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诗句;而在《儒林外史》中,王冕的特长却成了画荷花,请结合《儒林外史》的内容分析吴敬梓这样改写的原因。
(2) 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内容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
A、匡超人
B、马二 
C、严监生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经典情节; 作品的艺术特色; 《儒林外史》;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名著阅读

为更好地推进名著《儒林外史》的阅读,经开区语文教研联组在全区九年级举行了一次主题为“我眼中的古代读书人”的读书分享活动,各校分享人分别出示了作品中的人物内容并阐述了自己的阅读见解,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王胡子又拿一个帖子进来,说道:“北门汪盐商家明日酬生日,请县主老爷,请少爷去做陪客,说定要求少爷到席的。”A道:“你回他,我家里有客,不得到席,这人也可笑得紧,你要做这热闹事,不会请县里最发的举人进士陪?我那得工夫替人家陪官!”王胡子应诺去了,

②话说B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濯他一濯。”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濯了下去,喉吮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诞来。众人道:“好了!”扶看立了起来,B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B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此时B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B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B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1) 十九中和通海路中学分享人分别出示了一则所选人物的内容,你知道他们要分享的人分别是谁吗? A. ( ) B. ( )
(2) 请结合你的阅读所得对选段①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3) 选段②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讽刺效果?
名著导读 普通
2. 《儒林外史》被鲁迅誉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其讽刺艺术突出表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上。吴敬梓描写人物,从不站出来直接说好说坏,而是让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来说话,所谓“直书其事,不加断语,其是非自见也”。请参考以下描写手法及旁批示例的提示,在A、B两处横线上写下你的旁批;并将事例三中的C空格填充完整。

人物描写方法        事例        旁批

采用漫画式的夸张,有意夸大其词,以显现人物,揭露丑态。        事例一:胡屠户一个巴掌把范进打得昏倒在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        批注示例:这个“舞”字带有明显的夸张意味:手舞足蹈,漫无章法,根本不是正经救人。作者分明是在有意渲染他们的谄媚逢迎,殷勤作态。

事例二;马二先生游西湖,见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中,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        

A我的旁批

在客观冷静的描写里,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者爱憎。        事例三:范进为C

(人物)送行,“学道轿子,一拥而去。范进立着,直望见门枪影子抹过前山,看不见了,方才回到下处。”        批注示例:只是如实拍下范进送行站了很久这一镜头,便充分刻画出二个人物的关系及范进恭谨的神态和感恩戴德的心情。

事例四:匡超人在船上遇见牛布衣和冯琢庵,闲聊中,冯琢庵问其对马二先生选本的看法。匡超人道:“这也是弟的好友。这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选本总以行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惟有小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

B我的旁批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