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放大镜是小文最喜欢的观察工具之一,在学校项目化“制作凸透镜”的学习中,小文更深刻地理解了凸透镜的相关知识。现在他决定按照上课时的方式重新教给小珊学习并一起合作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

①情景导入,明确任务:观察放大镜的结构,发现是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并且还发现放大镜标有具体的焦距f。

②收集资料,制定方案:经讨论决定采用以下器材,塑料可乐瓶、剪刀、热熔胶、水。用剪刀剪取塑料可乐瓶的凸起部位一样大小的两块,凸起部位朝外,中间装满水,用热熔胶封闭连接处。然后测焦距。

③自主协作,具体实施:

④引导,过程检查:小文帮助小珊完成剪圆片和封口步骤,不让水流出。

⑤展示成果,修正完善:如图2所示。

⑥评估检测,拓展升华:由妈妈进行打分,请你帮小文的妈妈完善评价量表。

制作水凸透镜的评价量表

 

作品等级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与美观效果

不漏水、有手柄、美观

不漏水、无手柄、美观

漏水、无手柄、不美观

⑦小文测出此凸透镜的焦距f= 10厘米,准备拿来巩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相关知识。

(1) 如果你是小文,该怎么测焦距?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有一组数据是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如图3甲所示的位置,请问此时是哪个工具的原理? (填“ 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并说明理由
(3) 小文想起科学课上老师对甲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了“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3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的一个优点。
【考点】
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践探究题 困难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