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成为2024年全国两会的热词,为了解“新质生产力”,小明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适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价值和新业态的新型生产力,由新质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有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整理自2024年1月《人民论坛》)
【材料二】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用好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聚焦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解决“近忧”、兼顾“远虑”,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开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两个重要趋势,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赛道。其中,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重塑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正在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整理自2023年11月9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广东省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早、速度快、总量大、体系相对完整。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集群度高,将成为全省打造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储能池”。
广东近年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着力补齐原始创新短板。华为、腾讯等一批头部民营企业布局了实验室。腾讯在公司内部不同事业群均设立了实验室矩阵,这些实验室中既有着眼于未来科技的前沿探索,如量子实验室、Robotics X未来机器人实验室,又有重点面向行业赋能和成果转化的应用研究,如专注于做硬件服务器研发的星星海实验室、医疗人工智能的天衍实验室、科技助老的银发科技实验室等,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量子计算、音视频、服务器、数据中心、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均有布局。
主要省市实验室体系分布情况(单位:家)
实验室类别 | 广东 | 北京 | 上海 |
国家实验室 | 2 | 3 | 3 |
全国重点实验室 | 31 | 77 | 35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460 | 456 | 35 |
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 20 | ﹣ | ﹣ |
数据来源:广东省科技厅、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体系支撑。2023年10月,《关于加强新时代广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四方面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努力把广东打造成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聚集高地。广东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93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57万人,居全国前列;全省研发人员130万人,居全国首位;博士后人才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整理自《广东新质生产力2023发展调研报告》)
【材料四】
4月9日下午,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从化分会场以“智造未来,慧聚从化”为主题在广州云岭湖酒店举行。活动现场,从化区政府向6位杰出招商代表颁发了“从化区招商大使”证书,并迎来了一大批重大项目现场集中签约。
为实现绿色崛起、弯道超车,从化正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不断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2024年3月,从化区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共建“华为(从化)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为加速培育从化产业新质生产力展开深度合作。
(整理自2024年4月9日《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