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要求完成下题。
(1) 小语说:“艾青的诗歌往往借助意象来传达对民族的忧患意识”,这个意象是(    ) A. 太阳 B. 土地 C. D. 鱼化石
(2) 阅读《艾青诗选》和《水浒传》,你会收获“打破黑暗,追逐光明 ”的力量。请你选择其中一本,结合内容阐述你对这种力量的理解。

(结合名著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体会现代诗歌意象; 作品的基本内容; 《艾青诗选》; 《水浒传》;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各题。

(A)复活的土地(节选)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到处是繁花与茂草;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高亢的歌唱。

……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负伤着的心里: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

……

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  

(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懂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1) 小语和小文在阅读完节选的两首诗歌后,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你认为他们言论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语:我觉得“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高亢的歌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生动展现了春回大地的盎然生机。 B. 小文:我认为“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一句,通过声音的延长,节奏的变化,使诗人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增强了诗句的抒情效果。 C. 小语:垦殖者的形象是当时中国苦难人民的缩影,而无尽的雪夜则象征着当时中国所处的艰难困苦的环境。 D. 小文:(B)诗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土地”以人的情感,使其特点和象征含义愈发突出。
(2) “土地”是艾青诗歌中的重要意象。(A)诗和(B)诗都写到了土地,请你从具体意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何差异。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