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为弘扬中华经典魅力,賡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某校开展“常读经典·传承文化”主题活动。

(1) 活动一:经典荐读

为了向大家介绍中华优秀经典作品,东东同学拟写了一段文字,其中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艾青诗选》中《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抒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爱和无尽的怀念。 B. 《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C. 《水浒传》把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D. 按照《经典常谈》的观点,话本是白话小说的雏形,也是说书人的底本,如《儒林外史》《水浒传》都属于话本。
(2) 活动二:看图识人

读完《浒传》,同学们对书中英雄的名字产生了兴趣。东东同学搜索到水浒甲骨文》中的两幅图片。请依据作品甲的提示,完成对作品乙的诠释。

发现一:乙图中人的头,是“_”字的甲骨文,属于“六书”中的字;

发现二:乙图背上两个箭头,是“斤”字的甲骨文,“斤”指;

结论:因为,所以这是为(人名)设计的甲骨文图片。

(3) 活动三:以诗言志

《经典常谈》写道,孔子采取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例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他用来教育学生做学问。请用同样的方法解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 活动四:总结感悟

活动结束时,东东同学引用了《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在读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作总结。东东的引用是否妥当?请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阐述理由。(80字左右)

【考点】
作品的基本内容; 《艾青诗选》; 《水浒传》; 《儒林外史》; 《经典常谈》;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性学习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内向,坚韧不拔,勇于创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任务一:名著蕴书香】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名著阅读记录卡,请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策略

内容摘录

阅读批注

读小说 要关注人物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手使丈八蛇矛。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雪夜入梁山。

句中的“官人”的姓名是①

读小说 要关注情节

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

这段描写的是什么情节?

读小说要关注人物性格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

经典作品中那怕只言片语也能表现人物形象。

此片段就生动刻画宋江③的性格特点。

(2) 【任务二:主持散书香】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3) 【任务三:辩论觅书香】科学的读书方法,是开启文明之门的钥匙。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辩论赛。

“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正方)“读书贵专,求精求深”(反方)

假如你是其中一个辩手,请你联系自身阅读体验,在“正方一辩”和“反方一辩”中选择一个,写一小段辩论词, 80 字左右。

我是方一辩,我的辩论词是:

综合性学习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