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调查显示,43%的受众认为,大部分读书时间被短视频、即时通讯等娱乐活动占据。2024年中国短视频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刷短视频已经成了“杀时间”第一利器。被短视频“霸屏”的你,有多久没读书了?

书籍走向富媒体化,阅读的定义也被泛化。95.1%的受访者,都有脱离书本的泛阅读(指阅读网络文章、新闻报道等文字/视频/音频信息),即便是2023年没有读书的人,也有87.8%有过泛阅读。其中以网络长文(长文章、长帖、文摘等)受众最多,达57.1%,其它依次有新闻报道、网文小说、报纸杂志和漫画等。在另一项关于阅读方式的调查中,“在线阅读”占比57.7%,最为普遍。传统纸质书以55.9%位列第二,电子书、有声书等居后。

【材料二】

有声阅读悄然兴起,你也在“听书”吗?点开喜马拉雅的听书排行榜,在畅销榜单的前几本书的播放量都在200万以上,之前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也在喜马拉雅中深受听众的喜爱,总播放量达到7600万左右,每集评论基本在600条。有声阅读正在兴起,在有声阅读市场的蓬勃发展下,耳朵代替眼睛的阅读方式正在丰富着人们的阅读方式。

“一本书听下来眼睛可以休息,很多书配上舒缓的音乐还有助眠的功效,渐渐我就爱上了‘听书’。”今年30岁的杨女士讲述了自己爱上“听书”的原因。

【材料三】

对社会上各类阅读场所,44.0%的人选择去图书馆或阅览室,尤其是“60后”“70后”中年人和“00后”年轻人;39.4%选择集书籍、生活用品、文创、咖啡简餐于一体的复合型书店,“90后”“80后”更为偏爱。

在文旅热潮中,不少地方还将阅读空间开进博物馆、老城古镇乃至时尚街区,开拓阅读体验的“新次元”。据调查,74.0%的人都在休闲旅游场所看到过此类空间。在游玩逛吃中与一片书香不期而遇,在79.7%的人眼中是令人惊喜的小美好,高学历人群(83.3%)尤为认可。

【材料四】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的阅读时间已经被短视频、即时通讯等娱乐活动占据。 B. 在关于阅读方式的调查中,比起阅读传统纸质书,人们更喜欢在线阅读的方式。 C. 材料一用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书籍走向富媒体化,阅读的定义也被泛化。 D. 材料二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有声阅读正逐渐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阅读方式。
(2)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社会上各类阅读场所,近一半的人仍喜欢选择去图书馆或阅览室等传统场所。 B. “90后”比“80后”更为偏爱集书籍、生活用品、文创、咖啡简餐于一体的复合型书店。 C. 高学历人群更认可将阅读空间开进博物馆、古镇、时尚街区的这种文旅热潮。 D. 中小学生喜欢阅读最重要的原因是认识到阅读可以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
(3) 某同学对于阅读总提不起兴趣,请你根据四则材料,告诉该同学可尝试哪些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考点】
新闻、材料类文本; 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 筛选新闻材料关键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你会吃饭吗?

材料一:

老鼠为什么爱大米

①人类问老鼠:“你为什么爱大米?”老鼠说:“它能填饱肚子,还能让我变得更聪明。”

②这并非异想天开——日本名古屋明治大学的药理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实验显示出大米至今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特别是能提高动物的智力。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未被淘洗过的米对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吃这种米饭的老鼠,不易受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这种蛋白会导致神经键数量下降,影响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区域的分子功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疾病多发于人的老年阶段,最终会导致患者的智力完全丧失)。同时,大米可谓是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它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它所含的黏性淀粉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让我们远离胃病。

材料二:

主食不可偏废

①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材料三:

相关的调查

①据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的调查,84名2-6岁营养不良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营养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②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报告称:上海市有24.08%-30.23%的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在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分别约有10%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喝牛奶、吃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

③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营养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进食过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吃得过快,使吃饭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④近三四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1/5。有专家呼吁,在我国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已迫在眉睫。

⑤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吃得很少甚至根本不吃。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出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食没有吃够是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的重要原因。 B. 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C. 进食过快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D. 吃被淘洗过的米饭的老鼠不易受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因为它能导致神经键数量下降,影响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区域的分子功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疾病多发于人的老年阶段,最终会导致患者智力的完全丧失。
(2) 下列对文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通过人类与老鼠的一问一答,引出下文对大米至今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的说明,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材料二中划线句子“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中的“可能”一词可以去掉,不影响句意。 C. 材料三中划线句子“上海市有24.08%-30.23%的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上海市的大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情况。 D. 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我们在“吃饭”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主食摄入量不足;吃饭过快;以零食代替主食。
(3) 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龙的形象由多种动物聚合而成。甲骨文和金文都有“龙”字,一种“龙”无足、身躯细长、身尾不分;另一种有四足、躯体长。“无足龙”与蛇形象相似,“有足龙”与鳄和蜥蜴相似。透过古汉字中的象形字,可以了解到造字之初中华先民的思维,他们眼中的世界和自然,以及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二】史前人类认为自然界万物间存在神秘的关联性。爬行动物是冷血动物,血液温度变化受外界气温的制约。春天转暖,它们外出活动;秋分后雨水减少,它们也减少活动并进入冬眠;它们出蛰后,雨水开始增加;夏日雷雨到来前,它们会有异常反应。再加上爬行动物喜欢温湿环境,就与云、雷电、彩虹等和雨水关系密切的自然现象有了神秘联系。新石器时代以来,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土地上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农业的收成很大程度上由降水决定,先民便认为这取决于某种灵物的喜怒哀乐。

(摘编自《龙崇拜从何而来》)

【材料三】经过几千年的沉积,被视为祥瑞的龙成为既能腾飞在天,又能遨游于水的灵物,具有战胜邪恶的内涵和腾飞发展的象征意义。从“华龙一号”的核能之光,“鲲龙”号的展翅飞翔,到“雪龙”号的破冰前行,这些大国重器以“龙”为名,彰显出中华民族不俗的精神力量。今年,值得国人骄傲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大西洋首次下潜,截至2月23日,“蛟龙号”在南大西洋顺利完成23次下潜,并创造九天九潜的下潜新纪录。深海潜水器是探索深海资源的重要装备,全球有能力在6000米左右的大洋深渊开展载人深潜科研的国家不超过5.个。

载人潜水器装备性能比较

型号

深海6500

鹦鹉螺号

蛟龙号

国家

日本

法国

中国

最大工作深度(m)

6500

 6000

7000

平均每年下潜次数

60

100-115

26

可搭载数(人) 

3

3

3

水下作业时间(h)

5

5

约12

有效载荷(kg)

200

200

200

球体部分体积(m2)

4. 19

4.84

4.4

始建时间

1989

1984

2002

 (材料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1)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龙”的古汉语字形反映了当时人民对世界和自然的认知。 B. 大国重器以“龙”为名,既蕴藏美好寓意又彰显精神内涵。 C. 鳄鱼、蚯蚓、蛇等爬行动物的活动周期受外界气温的制约。 D.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农业的收成与降水有着较大的关系。
(2) 材料三对“蛟龙号”潜水器值得国人骄傲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蛟龙号”起步晚,载荷大、工作深度深、水下作业时间长。 B. “蛟龙号”首次下潜大西洋就能创造新纪录。 C. “蛟龙号”彰显我国在深海装备研发领域的实力。 D. “蛟龙号”每年下潜次数远远超过法国和日本。
(3) 请综合以上材料,探究龙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过程。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

【文本一】

“第二杯半价”为何会促进消费

①对于结伴出行的消费者而言,“第二杯半价”往往比“一个七五折”更具有吸引力。事实上,一次购买两份商品时,这两种广告的折扣力度是完全相等的。那么,为什么“第二杯半价”有独特的吸引力呢?

②“第二杯半价”的生效环境往往处于群体购物的情境中。多位消费者共同参与一个消费过程被称为“共有消费”。单人进行消费时,常常只需要根据自身的态度、偏好等做出决定。在共有消费中,消费行为是多位消费者共同商议的结果,相较于个人,会产生一定的系统性偏差。从消费决策的角度看,“第二杯半价”鼓励人们进行共有消费。通过共有消费,消费者的购物选择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第二杯半价则能弥补递减的那部分效用,让消费者提升从第二杯获得的满足感。

③当你更仔细地观察时,也许会发现,许多标着“第二杯半价”的商品,往往是我们不熟悉的新产品。众所周知,消费者熟悉的商品意味着可靠、安全,人们认为购买陌生的商品风险更高。在单人消费的环境中,为了杜绝风险,消费者往往会购买熟悉的商品;当消费人数有所增加时,这一现象会有所变化。根据风险转移理论,相较于个人决策,人们参与群体决策时会变得更乐于冒险,原因在于群体可以分担风险,从而降低个人对风险的预期。因此,当我们处于多人消费的环境下,购买陌生商品的风险更容易被接受,也就是说,多人购买陌生商品的概率会有所增加。“第二杯半价”可以促进消费方式从单人转变为多人,从而减少新产品带给消费者的风险感。同时,多人消费方式也鼓励了冒险行为,让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上变得更加“大胆”。

④商家的种种营销活动之所以会奏效,往往离不开对顾客冲动消费心理的把握。人们的冲动消费心理一般有以下几种。

⑤从众心理。顾名思义,人们在购物时容易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而盲目从众。比如,在观看购物直播时,看到其他人抢购货物,自己也跟着购买,买回大量“无用”的物品。尤其是对商品信息缺乏了解时,人们容易跟随群体决策而失去个人判断,从而导致盲目消费。

⑥攀比心理。当人产生与他人比较的心理后,容易产生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消费行为,如看到其他人有某些东西,自己也想购买。攀比心理往往伴随着比较和竞争行为,并促使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导致过度消费。

⑦求异心理。与从众心理相反,在这种心理的促使下,消费者想要与众不同,以寻求关注。如原本没有购物需求,随后发现该商品是限量版便购买。求异心理一般起源于对自身过分高要求的追求,但不理性的需求容易导致行为的偏差,如产生冲动消费。

⑧在日常消费中,产生这些冲动心理无可厚非,但如果冲动消费过于频繁则应当适当调整心态,更加理性地对待消费。比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消费支出应与自己的收入水平相适应;避免盲目从众,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生活品质,做消费的主人。

【文本二】

“第二份半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①明知“第二份半价”是商家促销手段,消费者仍然喜欢。这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呢?

②一是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时,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以“第二杯半价”为例,这里的边际效应即为在第一杯的基础上,从第二杯饮品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将这种效应设定为10分,那么第一杯的满足感是7分,第二杯的满足感则是在第一杯的基础上达到9分,也就是第二杯边际效应为2分,显然第二杯带来的满足感远远不及第一杯,所以同样的价钱来买两杯,消费者会认为“很不值得”。第二杯半价则能弥补递减的那部分效用,让消费者提升从第二杯获得的满足感。

③二是消费者心理。第二杯半价让消费者感觉,用更少的钱购买商品,自己获利,如果放弃第二杯半价,将会失去一个获得优惠的机会,对自己不利。在给予消费者价格优惠的同时,也是对消费者心理上的消费需求引导——放弃第二杯半价则是放弃享受优惠的机会。

(1)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标题以问句形式吸引读者,引人思考;文本二标题则点明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B. 从众心理与求异心理相反,从众消费者容易跟随群体决策,忽略自身实际情况。 C. 文本一和文本二在介绍消费者心理时,都运用了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D. “第二杯半价”鼓励了冒险行为,让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上变得更加大胆。
(2) 文本一是如何提示消费者要做消费的主人的?请你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逛街时,经常见到奶茶店、咖啡店进行“第二杯半价”的促销活动,妈妈觉得商家多此一举,直接打折优惠更方便。请你结合两个文本向妈妈解释为什么商家会设置这样的促销手段。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