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 ,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王安石《伤仲永》)

【注释】①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②文理:文采和道理。③稍稍:渐渐。④扳:同“攀”:牵,引。⑤环谒:四处拜访。⑥泯然:消失的样子。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当涉猎       (2)卿言多(3)卿今者才略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使学/得一人之使 B. 自是指物作诗立/蒙乃始 C. 于舅家之/往事耳 D. 识书具/射于家圃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5) 根据【甲】【乙】两篇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我觉得跟教导他们的人有关,比如孙权和方仲永的父亲就不同,(1)

小文:你说的对,不同的教导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但是吕蒙与方仲永对于学习不同的态度才是导致最终不同结果的关键。

(2)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 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选自《碎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公亦此自矜

(2)康肃忿然

(3)以钱其口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因曰: “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 敢轻吾射 / 能辨我是雄雌 B. 微颔之 / 当涉猎 C. 睨之,久而不/ 旦辞爷娘 D. 但手熟/安敢轻吾射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陈 尧 咨 善 射 百 发 百 中 世 以 为 神 常 自 号 曰 “小由基”。

(5) 从两篇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尧咨(康肃公)射术精湛无比,举世无双,但他的母亲却依然“杖之,碎其金鱼”,你觉得陈尧咨的母亲的这种做法寄寓了对儿子一种怎样的期望? 请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牡丹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

予自秦之巩昌,载牡丹十数本而归,同人嘲予以诗,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之句。予曰:“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趋热也。”兹得此论,更发明矣。

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节选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解】①王:动词,称王。②武后:指武则天。③奚:怎么。④洗八千:韩愈有诗:“夕贬潮州路八千。”⑤俾:使。⑥肮脏:kǎng zǎng高亢刚直的样子。

(1) 根据文本,下列选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初不服是论”中的“予”是第一人称的用法,予,余,吾,尔,汝都是文言文中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独”是“只”“唯独”的意思,由此推断“独牡丹不肯通融”中的“独”含义也一样。 C. “花俱开而牡丹独迟”中的“而”表转折,与“载牡丹十数本而归”中的“而”用法不一样。 D. “俾之他向则死”与“何陋之有”中两个“之”字的用法与含义都不相同。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

A. 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 B. 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 C. 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 D. 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4)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认为:“牡丹,花之富贵者也。”那牡丹在本文作者李渔心中又是怎样的形象,并请结合文本具体说说理由。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甲]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书巢记》(陆游)

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今子幸有屋以居,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

陆子曰:“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 ,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之:到。②比屋:邻屋。③觌(dí):相见。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入又不能出             乎其似巢也

(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今子幸有屋以居,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

(4) 甲文中提到“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请结合文本分析,甲乙两文中读书的益处有何不同。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