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史料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①绝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a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史料三: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 史料一中汤姆生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他的推测依据是
(2) 根据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用图甲中的字母表示)段曲线:
(3) 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发现             (可多选) A.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 B. 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C. 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D. 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4)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原子的结构的认识逐渐深入,如图是现代氢原子的结构模型图,其中“●”、“○”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请你依据氢原子的结构模型,绘制锂—7原子的结构模型图。(至少表示出其中的3点信息)
【考点】
原子的构成;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