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说,《水浒传》写的是“义”,《儒林外史》写的是“病”。请结合以下选段内容,任选一个人物,并参照《水浒传》的示例,写出你对《儒林外史》“病”的理解。
【文段一】
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贤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文段二】
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子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文段三】
匡超人道:“二位先生,这话我不该说,因是知己面前不妨。藩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你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两人见他说得如此,大约没得辩他,吃完酒,各自散讫。蒋刑房自到监里回复潘三去了。
示例:《水浒传》写的是“义”,叙写了梁山好汉勇斗贪官的侠义、报效朝廷的忠义。例如宋江等人上梁山前,扶危济困,行侠仗义,后来队伍不断壮大,最后接受招安,志在保家卫国。
《儒林外史》写的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