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讲(1)(填故事梗概)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讲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取回真经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大闹天宫、(2)(填故事情节)等尤为精彩,常被改编为戏曲和影视作品。我最喜欢《西游记》里的(3)(填人物角色名称)这个角色,喜欢这个人物的(4)(填人物性格特征)
情节
相关内容
主要人物
形象特征
西来逢女国
师徒取经到女儿国,女儿国国王对唐僧一见钟情,愿以一国之君的身份下嫁唐僧,唐僧却执意不肯。
唐僧
(1)
(2)
在白虎岭,一妖怪先后变为村姑、妇人、老父。孙悟空将妖怪识破,并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打死。
孙悟空
(3)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只见[A]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A]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A]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
文段中A是(人物),文段出自《西游记》中的情节。
《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老娘一剑”
上述文段是《西游记》中① (情节)。行者称罗刹女为“嫂嫂”是因为罗刹(即铁扇公主)的丈夫② (人名)曾经与孙悟空结拜过兄弟,所以称她为“嫂嫂”。罗刹女说的“夺子之仇”指的是她的儿子是圣婴大王红孩儿,曾与孙悟空几次交战,后来被③ (人名)降服,收为④童子,所以称“夺子之仇”。
摘录一;
行者道:“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洞,在何处?”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行者道:“人言他有一柄芭蕉扇,能熄得火焰山,敢是他么?”樵子道:“正是,正是。这圣贤有这件宝贝,善能熄火,保护那方人家,故此称为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妻也。”行者闻言,大惊失色。
摘录二;
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沙僧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
A.《西游记》孙悟空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 C.《红星照耀中国》彭德怀
选自回目
细节描写
紧箍儿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如来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叫:“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
伸手去头上摸摸,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断,已此生了根了……三藏又恐怕他捎断了,口中又念起来,他依旧生痛,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行者害怕,只叫:“莫念,莫念!我去也!”……欲待回花果山水帘洞,恐本洞小妖见笑……忽然省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
已戴紧箍儿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唐僧道:“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
《西游记》中某些物件寄寓着作者的深意,请你结合以上内容和孙悟空的成长经历说说“紧箍儿”的深意。
(甲)
悟空大喜,……遂与金星纵着祥云,到南天门外。那些天丁天将,都拱手相迎。径入灵霄殿下。金星拜奏道:“臣奉诏宣弼马温孙悟空已到。”玉帝道:“那孙悟空过来。今宣你做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但切不可胡为。”这猴亦只朝上唱个喏,道声谢恩。
(节选自《西游记》第4回)
(乙)
萧让读罢丹语,宋江等山呼万岁,……众皆大喜,拜手称谢。宿太尉欣然交集,满堂欢喜。……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设宴席,轮番把盏。厅前大吹大擂。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当日尽皆大醉,……次日,又排筵宴,……第三日,再排席面,请宿太尉游山。至暮,尽醉放散,各归安歇。
(节选自《水浒传》第82回)
《水浒传》中林冲和鲁智深是关系,《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是关系,《儒林外史》中胡屠户和范进是关系,《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教授和康塞尔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