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乙】

少年行

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狼,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 《泊秦淮》中的“不知”和《少年行》中的“孰知”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这两首诗都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愫,但表达的主题有所差异,请分别分析每首诗的主题。
【考点】
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寄情山水;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诗歌鉴赏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 , 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释】①府:幕府。②井梧:梧桐。③中天:半空之中。④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犹辗转,指时间推移。⑤伶俜(pīng):流离失所。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天宝十四年(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⑥强移:勉强移就。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整句话的大意是,自己之所以入严幕,原是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以求暂时的安居。

(1)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奠定了全诗轻松愉快的情感基调。 B. 颈联与颔联相呼应,正是因为象征战争的号角一直吹响,与亲人联系的音书才会断绝,因为无人共赏月色,才感到行路的艰难。 C. 尾联照应首联,“强移”二字,表明他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以一个“安”字,写出了诗人对目前生活十分满足。 D.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间接抒发“独宿”之情。
(2) 杜甫的诗在思想情感上有“沉郁”的风格,结合本诗进行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