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MnO2)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到底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呢?他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四次实验。

实验次数次数

H2O2溶液质量分数/%

H2O2溶液用量/mL

催化剂(MnO2)用量/g

反应温度/℃

收集气体体积/mL

所需时间/s

30

5

0

85

2

3.8

15

2

0.1

20

2

2.8

5

2

0.1

20

2

7.4

30

5

0

55

2

10.5

(1) 请写出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实验中同学们是通过比较的方式比较化学反应的速率。
(3) 由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可多选)。 A. H2O2溶液质量分数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B. 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C. 催化剂用量越多,反应速率越快 D. H2O2溶液用量越多,反应速率越快
(4) 通过查阅资料,他们还发现许多金属盐(如等)对双氧水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那么,铁盐和铜盐的催化作用哪个强呢?他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并以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结果,小宁同学提出将溶液改为溶液更合理。仿照小宁思路,你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
【考点】
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原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电解过程中能转化为能,电极 X 为电源的极。
(2) 实验现象:①玻璃管(填“a”或“b”)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填“a”或“b”)尖嘴处,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该气体是,它是高效清洁能源物质,但目前工业上并不采用该方法制取它,原因是 (写一点);③正极产生了 8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mL;④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其原因是
(3) 实验结论或推论:①宏观:水是由组成的化合物(理论依据是);②微观: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该变化中(填“分子”或“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③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4) 拓展分析:①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电解水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或体积关系的是(填序号)。若发现两侧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则可能的原因是

②电解水过程可用如图表示,粒子变化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③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验纯方法:Ⅰ.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Ⅱ.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点燃前试管口朝下的原因是。Ⅲ.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气体不纯,声音很小表示气体较纯。

④查阅资料:两电极的一端得到 NaOH 和H2 , 另一端得到Cl2。通过电解水实验测定水的组成,不能加入 NaCl增强水的导电性的理由是

⑤为了,可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硫酸不发生反应,实验结束后,剩下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发生改变的是(填序号)。

A.水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⑥实验小组配制了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硫酸溶液100g进行实验,若有 20g水被电解,则此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