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城市垃圾的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工程。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对垃圾的分类、处理、焚烧产物及宣传活动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提出问题】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 SO2、CO、CO2

【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常用于检验SO2

②紫红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与SO2反应而褪色

③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除尘后的气体通入盛有少量品红溶液的试管中

红色褪去

含有

②将除尘后的气体先通过图1装置后,再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含有CO2

(2) 【反思评价】

①步骤②中,气体先通过1装置的目的是

②小组同学用图 2 装置测得焚烧垃圾产生的气体中 CO 体积分数变化如图,t1~t2 时间段内 CO 体积分数出现异常的原因是

(3) 【成果分享】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学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分类管理知识。那么,废旧金属垃圾的处理方式
【考点】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践探究题 困难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界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

【模型应用】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甲实验方案(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

(1)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B、F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2) 图甲实验方案中,装置C和D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环节;
(3) 【改进创新】小金同学认为,原气体产物中的CO2对CO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去掉B、C、D装置,替换F、G装置,改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对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小金先从A处通一段时间混合气体,再点燃E处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也实现了气体产物成分的检验。

实验中,小金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
(4) 实验中,判断E中玻璃管内空气已排净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