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齿肋赤藓能在极端干旱、贫瘠、强风沙的自然条件下,以垫状、丛集或毯状的形式聚集地生长在一起呈休眠状态,似一层灰黑色的“壳”覆盖在沙漠表面。今年7月中国科学家首次系统证明齿肋赤藓能耐受自身98%以上的细胞脱水实现“干而不死”、耐受-196℃超低温速冻实现“冻而不死”、耐受超过5000gy伽马辐射实现“照而不死”,且能够快速实现复苏、变绿并恢复生长,具有非凡的复原力。
请回答:
(1) 齿肋赤藓不会产生种子,但通过产生来繁殖后代。
(2) 通过研究,团队也找到了这种苔藓的独特之处:其叶片重叠,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叶顶端白色的芒尖还能反射强烈的阳光,芒尖实现了“自上而下”吸水模式,这是一种极其高效的从大气中集水-输水的智慧装置;因此它可以适应环境。
(3) 判断齿肋赤藓处于休眠状态而没有死亡,可以通过检验齿肋赤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4) 网友讨论这类植物有望在火星上种植生长,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
(火星大气成分为约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气,1.6%氯气,很少的氧气、水汽等,由于大气层很薄,有多种辐射,无法保留很多热,使火星表面日夜温差很大,其温度在-140℃到20℃之间。在通常数情况下火星表面平均温度又很低,即使在其赤道一带也才-50℃,火星某些区域温度极少会在0℃以上,数据来源——郭守敬纪念馆。)
【考点】
孢子植物; 植物的无性生殖;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解答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