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视频中要插入一首古诗,请你引领学习小组进行赏析。

遣兴五首

【唐】杜甫

    ▲    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方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1) 此诗首字空缺处的意象应为:(  ) (A.梅  B. 竹  C.蓬 D.松)
(2) 请结合此诗具体诗行,分析该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考点】
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 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活杂感;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诗歌鉴赏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学习活动三:探究“玉箸”的意象,完成问题。

同学们在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检索,发现“玉箸”出现2284次,而“金箸”出现129次,“银箸”只出现54次。为什么在基本古籍中会频频出现“玉箸”这个意象呢?同学们选定了两首唐诗试作探究,请你帮助完成。

【甲】野人送朱樱

[唐]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 , 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 , 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释】①野人:指平民百姓。朱樱:红樱桃。②也自红:意思是与京城的一般红。③筠(yún)笼:竹篮。④细写:轻轻倾倒。愁:恐怕,担心。⑤万颗匀圆:指上万颗樱桃不大不小,均匀圆润。讶许同:惊讶如此相同。⑥沾:接受恩泽。门下省:官署名。肃宗至德年间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⑦大明宫:唐宫殿名,君臣在此上朝。⑧玉箸(zhù):华丽的筷子。⑨转蓬:蓬草随风拔根而旋转,喻身世之飘零。

【乙】咏史诗·汉宫

[唐]佚名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链接资料】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玉十分迷恋。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玉已被制成各种物品,或是实用器,或是礼器。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对中国人而言成了“皇家宝石”。玉器是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活动不可或缺的礼器。传统上,中国人无论男女都习惯佩戴玉饰,精巧的工匠制作的玉石艺术品成为富人们的收藏。虽然晶莹透明的玉石(玉通常是白色的)容易破碎,但在中国,有时一块高质量玉石的价值可以超过黄金和白银。

【甲】【乙】两诗都用了“玉箸”的意象,分别抓住了“玉箸”的什么特点?表达的情意有何不同?结合具体诗句和【链接资料】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诗歌鉴赏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