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图甲是古代一种滴水计时的工具——“漏刻”,它由播水壶和受水壶组成,其模型如图乙所示,播水壶不断滴水,受水壶内由标尺与浮块组成的浮箭上升后,通过指针指向浮箭上标尺的刻度即可读取时间。

(1) 浮块漂浮在水面,随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它所受的浮力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
(2) 小温想了解漏刻计时的原理,他找来三个横截面积不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分别在底部中央开一个大小相同的圆孔如图丙所示,探究长方形容器中水从圆孔流完所需时间与容器横截面积及水深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如表数据:

实验次数

容器横截面积

水深

水流完所需时间

1

100

4

12

2

150

4

18

3

300

4

36

4

300

2

25

5

300

6

43

6

300

8

50

7

8

60

①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可知,容器横截面积相同时,水的深度越深,水流完时间越长;

②请结合上述实验数据及结论分析第七次实验“?”处容器横截面积应为

(3) 改进后,小温检测发现随着播水壶内水量减少,滴水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为使滴水间隔时间相同,小组讨论后,将滴水壶装置改进成如图丁所示,依据的科学知识是
【考点】
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践探究题 困难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