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人们对碳的开发与利用贯穿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见图):
(1)
我国在手工劳动时期就掌握了利用松枝燃烧产生的碳颗粒制墨的方法,因为碳在常温下
(选填“化学”或“物理”)性质比较稳定,所以用墨书写的字画可以长久保存。
(2)
自工业革命以来、破始终是一种重要的燃料,随着技术的革新其燃烧效率也在不断提升。诸马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
(3)
物理学家成功获得了单层碳源子构成的石墨烯。石墨烯被认为是未来的革命性材料,从物质的元素组成来看,石墨烯属于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容易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
2
H
6
]、丙烷[C
3
H
8
]、丁烷[C
4
H
10
]等。
(1)
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
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填空题
普通
2. 通常情况下,氨气(NH
3
)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叫氨水(NH
3
·H
2
O)呈碱性,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生成氯化铵。氨气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造化肥、纯碱等。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任写一点)
。
(2)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化工厂发生大量氨气泄漏,可用洒水的方法来吸收,原因是
。
(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装置来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填空题
普通
3. 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请回答:
(1)
早在东晋时期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就有抗疟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里的“水”作
(选填“溶质”或“溶剂”).
(2)
上述水煎青蒿治疗疟疾,药性很不稳定,效果很差.屠呦呦改用乙醇控温60℃,药效显著提高.经过多次提取失败后,1971年屠呦呦用一种更适宜的物质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种适宜的物质是
(填下表中的编号).
编号
A
B
C
D
物质
丙醇
煤油
乙醚
四氯化碳
沸点/℃
97.4
180~310℃
34.5
76.5
填空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