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科在光学学习中,对色彩斑斓的光学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识到熟练掌握物、像联动,并用其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巨大意义,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1) 如图甲,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 如图乙,平行光线经过该透镜后将会被(填“发散”或“会聚”);
(3) 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有:一个凸透镜、光屏、高度为5cm的发光体以及焦距为10cm不变的凸透镜等器材进行了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f=10cm)

物距 u/ cm

14

15

16

17

18

19

像的高度 h/cm

12.5

10.0

8.3

7.1

6.3

5.6

①上述结果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②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投影灯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设计的,其内部结构如图丙所示。丙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50mm,则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范围应为;温州百优教育

③实验小组将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A放置在图丁所示位置,向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他又将凸透镜A更换成一个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B,其它要素不变,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他认为此现象与(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相似,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复清晰,可将光屏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考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