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

(1) 根据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内容,请任意写出一个符合道尔顿“复杂原子”的化学式
(2) 你同意材料中画线部分的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考点】
原子的构成; 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模型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小科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使用若干辐射环磁体(如图乙所示,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内外两环)、金属板、橡皮筋等器材制作了一个演示模型,用以模拟α粒子散射的动态过程,演示模型的制作过程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长条金属板弯折成环形(保留10cm的缺口),并固定在桌面上。②在环形金属板中央放置一块直径5cm、重40g的辐射环磁体。③在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连接一段橡皮筋(图中未画出),用以向环内“发射α粒子”。根据演示模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固定在环形金属板中央的磁体,用来模拟的是原子中的哪一结构?
(2) 下列四个辐射环磁体中最适合用作模拟被发射的“α粒了”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 直径2cm、重5g、内环N极、外环S极 B. 直径5cm、重40g、内环S极、外环N极 C. 直径2cm、重5g、内环S极、外环N极 D. 直径5cm、重40g、内环N极、外环 S极
(3) 该实验很好地模拟了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即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的运动情况为:
(4) 小科同学通过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向内依次发射12颗“α粒子”,这些“α粒子”最终会吸附在环形金属板上。在模拟实验完成后,将环形金属板展平,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金属板上的点代表被吸附的“α粒子”) A. B. C. D.
实验探究题 困难